他,先后获得14项国家专利,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术大赛中获得编织类一等奖、雕刻类三等奖。
王金福出生在绥棱县后头乡二井村, 1997年11月,王金福突然感觉身体不适,浑身疼痛,不能动弹,到医院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重症肌无力。为了给他治病,父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欠下了6万元的债务。所有的这一切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击打着这个23岁的青年。
自己富了,更要回报社会。今年6月份,他将价值15万元的物资和钱送到了20个残疾人家庭。他还计划雇用残疾人在他的公司工作,既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让他们活得有价值。
富不能忘本,每年他都会将绥棱的大米、豆油、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带给他的外地朋友们,让他们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家都觉得绥棱的特色农产品好吃,没有杂味,口感纯正。他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不能回到家乡,打造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将它推向全国呢?带着这一想法,2013年他注册了霜花缘商标,成立了东北香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联系了当地政府,了解了相关的种植信息和政策帮扶,并包了3公顷地种植水稻、16公顷地种植大豆,当年产了3万斤大米和8000多斤豆油,并收购了2万斤木耳和1万斤蘑菇,一年的时间,就将这些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赚了120万元。
郭 鑫 王金福计划来年要扩大种植规模,把水稻扩大到16公顷,大豆扩大到100公顷。 1999年7月4日,王金福终于能拄着拐杖站起来了,站起来的那一刻,他激动地掉下了眼泪。2006年,他看到奥运吉祥物福娃,突然来了灵感,想把中国的特色文化印在衣服上或者雨伞上,卖给外国人,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于是他专研设计,并设计出了很多图案,来到北京申请了专利。北京的企业家秦宜伟看到了他的设计,想跟他合作批量生产。于是他们到福建、浙江等地联系工厂进行生产,生产后拿到北京去卖,一下就赚了100多万元。是技术带给他收入,他继续研发专利,到现在已经有14个专利是他所研发的,一年的专利费就是260万元。 今年中俄博览会上,他将家乡的绿色食品带到了展会上,备受中外游客的青睐,现在已经有3个企业找到他,几百万的订单让他更加肯定自己的目标。
2013年,他在绥棱创立了霜花缘绿色食品品牌,立志将家乡的绿色食品推向全国,他就是绥棱县东北香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福。
偶然一天,王金福发现《中国青年报》里面有个青春在线专栏,专门分享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故事。他想了一下,于是他写信寄给《中国青年报》报社,并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他们,同时呼唤广大残疾人要坚强起来,克服困难。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中国青年报》编辑陆晓雅主动联系他,要带他去北京,资助他做手术,让他能站起来。
他,23岁因股骨头坏死、重症肌无力而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