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id:0
编者按
2014年2月26日,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让兴安岭上的妇女姐妹感到了鼓舞与振奋。地委副书记赵梅和大家认真讨论如何团结带领全区妇女实现创业致富,她鼓励各县区妇联从本地资源优势、地域特点出发,通过采取项目推选、资金扶持、典型示范、技能培训等措施,为广大妇女提供适合的创业项目,将服务和优惠政策普惠到位。在那次座谈会上,各县区妇联主席和地区总工会女工部部长交流了各自的创业经验做法,为做好全年的妇女创业工作鼓舞了士气。记者了解到,2014年,我区积极向省妇联争取妇女发展创业项目资金共计135万元。其中为呼玛争取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担保基金100万元;妇女手工编织制作产业扶持项目及手工制作创作基地15万元,巾帼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5万元,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扶持项目5万元,妇女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妇女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10万元。通过项目资金的争取,为基地扩大规模、提高广大妇女创业热情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表彰长期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制作,且技艺精湛、成绩显著的人员,以激励更多的优秀工艺美术人才投身到我区地方文化产业中来,地区妇联组织开展了首届大兴安岭地区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第一批获得地区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有5位女性,她们是松岭区苏绣培训基地项目的带头人崔佩,她将南国传统的苏绣与北国的桦树皮民族工艺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安绣;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吴静,她擅长剪纸艺术创作,多次在省级、地级、县级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呼玛县白银纳乡组织部工作人员关爱华,她擅长兽皮制品、桦树皮制品、鄂族手工刺绣传统艺术,作品在全省手工编织比赛中获三等奖,多次参加香港龙港文化产品博览会、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产品展示会等;呼玛县白银纳乡政府工作人员关爱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鄂伦春族斜仁柱”的代表性传承人;呼玛县白银纳乡白银纳村村民孟淑卿,自幼跟老辈人学习兽皮制品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斜仁柱、鄂伦春族萨满祭祀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打造“龙妹家政”品牌
推介巾帼示范创业基地
“发展绿色,促进健康;诚信经营,造福百姓。”这是2014年9月20日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开发公司代表大兴安岭发出的绿色生产消费誓言。那一天,省妇联和省商务厅在哈尔滨市红博购物广场联合举办了“绿色龙江·百姓健康”龙江巾帼绿色名优产品市场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倡议龙江百姓绿色消费。启动仪式后,参会领导及企业、消费者参加了绿色消费签名仪式。地区妇联高度重视,将此次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协调运作,带领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塔河县山源山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漠河北纬53度山泉水有限公司、漠河佰利食品有限公司四家纯绿色天然食品巾帼示范基地参加了购物节展销会活动。展销会历时两天,我区参展企业销售产品万余元,并现场与多家大型超市和零售商签订了意向型购销协议。
[责任编辑:yfs001]
2015年1月1日,月嫂牟春艳见到了她要陪伴呵护的又一对母婴,这也是她从事月嫂工作后的第15位客户。记者在地区妇联采访时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通过加区妇联“龙妹家政”推荐上岗的家政服务员已达300余人次。为帮助下岗失业、有创业就业意向的妇女学到一技之长,增强她们的就业能力,树立创业就业信心,我区在加区建立了“龙妹家政”旗舰店。地区妇联、加区妇联联合举办了“龙妹家政服务员培训班”,为120名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培训。为了培训合格月嫂,地区妇联和加区妇联聘请了地区二院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儿科专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家政服务员职业操守和规范、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等课程。学员成绩合格者在地区二院又接受了3个月的实习操作,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统一颁发劳动部门认证的上岗证书。同时,颁发妇幼保健院的月嫂培训证书。
2014年,地区妇联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联系和服务妇女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巾帼建功行动”“巾帼维权行动”“巾帼关爱行动”“巾帼成才行动”四大行动,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紧紧围绕地委提出的“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建功立业。本报从即日起将推出系列报道,重点介绍我区广大妇女在参与四大行动中取得的成果,展现她们的巾帼风采。
开展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
为妇女姐妹创业加油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