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宜宾西部食品商贸城营销中心开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商机 > » 正文

有机食品被“神化”了吗?

浏览: 来源:

  记者走访发现,打着“有机”旗号的食品专柜越来越多。这些“有机食品”不仅外表包装精美,价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比同类普通食品高出几倍不等。

  同时,困扰市民的雾霾天同样困扰着有机农业。雾霾的空气质量远比有机农业国家标准要求的空气质量低劣。

  “现在食品安全太让人忧心了,宁可多花点儿钱买贵的,花大价钱能吃上安全的食物也挺值的。”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正是怀着这样的初衷选购有机食品。食品安全危机之下,被坑苦了的消费者宁愿花费不菲的价格,也要买份健康、买份安心。

  同一事件不同看法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不禁好奇,有机食品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安全可靠?市场上各种“身价不菲”的“有机食品”,真的就百分百“有机”吗?市民又该如何辨别、选购有机食品?消费者购买的有机食品,是否真的能够为自己买来一张健康通行证?

  据了解,当下超市,很多蔬菜、水果、粮食都标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标签,这三者都高于普通农产品生产标准。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处于最底层,中间是绿色产品,最高就是有机产品。

  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业内专家分析,有机农业和养殖业都无法完全回避环境的影响,因为空气、土壤和水是移动的,“零污染”不存在。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美国消费者每年在有机食品和饮料上的支出已经从10亿美元跃至280亿美元。不同的是,欧美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钟爱,主要不是源于食用安全,而是生态环保与营养口感。

  而拒绝化肥的有机食品,施用的“有机肥”大多源自饲养动物的粪便。但因为粪便中可能含有致命性病菌和寄生虫虫卵,如果腐熟不充分,就会产生污染。

  有机农业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之高,按现有国家标准,有机生产基地的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都必须符合二级标准。并且,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要设置缓冲带。

  大多数对食品安全焦虑的市民认为,“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没用使用农药,不会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所以吃起来肯定更加安全,更有益于健康,并愿意为此付出高价。

  是否更健康?

 [1] [2] [3] 下一页

  宣称“拒绝化学品”的有机食品,可谓一击而中消费者不安的心。“不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就等于“安全、健康”,是许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主要甚至全部认识。

  公众对有机农业的好感度大增,其市场渐渐风生水起。

  其实,有机食品早已不仅是中国消费者独有的热爱,世界范围内“organic”都是一个时髦的词。

  呼和浩特谷道粮原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种植有机粮食要求土地有转化期,按照有机的生产方式运作两到三年后,出产的产品才能被称之为有机食品。”但这样也只能将农药、化肥的残余量降解七八成,不可能百分百全部降解。

  家住赤峰的林建华已经62岁,2013年他家一家光菜钱就花了一万多,“我们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挤出来用在买菜上。”他说,钱花得值,现在一家都愿意在家吃饭,吃着放心。

  由此看来,消费者追求百分百的零残留,就是一个死结。很多时候,有机食品被企业描绘得太好。

  像林建华一样,出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阶层中有机食品的拥趸呈明显增长趋势。

  然而有专家指出,有机食品的真相是科学试验并未证实更“安全、健康和营养”,所谓“零污染”更多是营销的噱头,而且脆弱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土壤和水质的持续恶化,更使有机农产品无法独善其身。

  而事实上,安全根本无法成为有机食品的主诉点,甚至会成为它不可承受之重。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