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宜宾西部食品商贸城营销中心开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商机 > » 正文

构建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体系(2)

浏览: 来源:

  中国要构筑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战略,还要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市场,推动南美、非洲、东南亚、中亚及俄罗斯远东等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国用18亿亩耕地生产了5亿多吨粮食,而这些地区尚未开发的可耕地有上百亿亩,如果能够把中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跟这些国家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将会对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在非洲以及东南亚,如缅甸等国还有很大潜力,他们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为了促进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最好是政府与私营部门和当地公司合作,以提供援助,并在水利设施、优质种子生产、化肥和农药、加工厂和农民教育方面投资。世界上的粮食供应量越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越有利。

  其次,我们的进口渠道不可以只依赖海运,我们应该开拓新的供应路线,那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丝绸之路”,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和内蒙古满洲里的铁路可以把中亚、东欧、俄罗斯远东的谷物、油籽运到国内。

  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尚有大量的土地用于生产小麦和油籽,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出口市场,其生产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些国家最好的农产品出口地是中国,它可以通过铁路运往满洲里和阿拉山口,替代中国需要通过海运进口所有的农产品。为了促进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国可以与当地合作伙伴组建合资企业,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应该优先考虑从这些国家进口一部分产品,让那里的农民确信中国将成为他们产品的大市场,同时消除他们的种植顾虑和出口障碍,如粮食配额和一些油籽的植物检疫限制。据报道,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成本低于140美元/吨,但是由于不同的铁路轨距,从哈萨克斯坦铁路转移到中国阿拉山口的成本大约是30美元/吨,因为那里没有中转散货的设施,使得成本高昂。这显然不利于中国利用中亚的农业资源,中国政府应该鼓励散粮的中转和运输并设法解决由于轨距不同而产生的铁路对接问题。

  另外,我还建议到海外发展养殖业。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中国对满足肉类需求特别是那些高污染和高饲料转化率(如生猪养殖)方面仍坚持自给自足是不明智或不可持续的。从美国中部或巴西中部运输谷物和油籽数千公里到港口,船运约需要40天到中国,之后转移到内陆省份如河南,接着饲养生猪,然后把生猪运输到沿海城市消费,这样做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在巴西和美国生产一些中国需求的猪肉,然后船运到沿海城市,这样更便宜。为了鼓励更多的进口,中国应消除不必要的障碍,提高进口检验检疫效率,使它的进口更便捷、价格更便宜。中国应该致力于生产高技术产品,而不是将精力放在那些没有优势的产品加工上。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越来越稀缺,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因此我们热切期盼中国的粮食贸易和进口政策应该变得更符合实际,更加透明,让全世界的粮油商人都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热衷于做中国生意,这样才能真正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