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佛山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各区的创建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南海区食药监部门正在大力推进企业自查活动,据媒体报道,去年有1087家企业完成自查,而今年则计划将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自查。
据介绍,佛山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于2016年启用,分别给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出自查内容,并首先选择了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食品经营企业等主体,试点推进企业自查工作。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将根据企业的自查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等,一旦发现企业上报的自查情况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将处以相应的惩罚。
南海区食药监部门将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自查,其益处显而易见。首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者,将其纳入自查工作,可以更好地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有利于预防或减少食品安全事故。
其次,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在倒逼企业落实责任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覆盖范围,甚至实现区域性的全覆盖,解决执法人员不足造成的工作进展缓慢、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这项制度的全面落地开花必然离不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密切配合,如何调动并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如何制定相应的配套自查措施?这些问题需要食药监部门的思考和跟进。经过近一年自查工作的开展,有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惩奖机制。
皇朝食品有限公司为落实好自查制度,制订了具体的奖惩机制,对员工个人卫生、车间环境卫生、次品率情况等多个环节进行评分,且分数与绩效挂钩。如果次品率若超过5%,一线车间的员工、车间主管、厂长等都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通过这样的机制,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就可以将责任具体到个人,进一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总结经验做法,并推而广之,在笔者看来非常必要。各区可将试点企业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汇编,并向尚未实行自查的企业进行推广,帮助企业提高自查的效率,从而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在佛山的全面铺开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