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德玛出装最牛顺序图片_德玛出装最牛顺序-焦点速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商机 > » 正文

山西省特色农业招商引资年度大戏开演

浏览: 来源:
柏木由纪的工口姿势 牛莉老公 宋江的故事 牛莉的老公 leemz2002 凯登克劳斯 黑嘴新浪博客 牛莉个人资料

目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和主动力,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10月15日,围绕我省农业优势潜力产业,省农业厅精心筛选出355个重点招商项目向外隆重推介。

据了解,本次推介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畜牧产业开发为主,涵盖小米、红枣、核桃、蔬菜、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及生猪、肉鸡、肉羊、肉牛、奶牛等养殖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901亿元,投产达效后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

吕梁红枣、汾阳核桃、吉县苹果、绛县山楂、清徐葡萄等享誉内外,雁门肥羊、上党驴肉、古城牛奶等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山西老陈醋位居全国四大名醋之首,销量全国第一。沁州黄小米名列全国“四大名米”之首。这些得天独厚的产品优势,为大规模、高层次地开发特色农产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哪些农业产业属于特色优势潜力产业?今后我省特色农业着重打造的产业重点有哪些?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省农业特色重点产业有:杂粮产业。全省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1/10,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近1/3,杂粮总产量100多万吨。为了调动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提高杂粮作物产量和品质,我省从今年起每年安排补贴资金1.1亿元,用于谷子、高粱、燕麦、荞麦、豆类、糜粟等杂粮种植户选用优良品种并配套良法技术的种植补贴资金,补贴面积1100万亩。同时,我省还将充分利用杂粮资源优势,支持龙头企业走精深加工、高端化食品的路子,做出杂粮品牌,通过规模化、工厂化让山西杂粮走向全国的餐桌。今后,我省将以忻州、晋东南等地为重点,建设稳定的生产基地、高档次的加工企业和物流中心,真正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畜牧产业。我省连续两年召开全省畜牧业大会,启动了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区建设。我省将突出抓好鸡、羊、牛、猪四大产业发展,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一县一业”基地县、畜禽生产大县等畜牧基地建设,发展家庭牧场、养殖小区、大型园区、现代公司等新型畜牧经营主体,建设畜牧产业大草场、大园区、大龙头、大物流、大体系,以形成全产业链相互衔接、循环发展的现代畜牧发展格局。同时,我省还将以朔州和晋中地区为重点,在液态奶、中高档奶粉的基础上,利用我省核桃、红枣等资源优势进行组合开发,形成具有山西特色、营养均衡的乳制品系列。据悉,到2015年,我省生猪、肉鸡、羊、肉牛的出栏量可分别达到2500万头、2.1亿只、1700万只、160万头,奶牛和蛋鸡的存栏量分别达到78万头、1.8亿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70万吨、170万吨、200万吨。

干鲜果产业。山西苹果、红枣、核桃、杏等干鲜果品资源丰富,有区域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10万亩、产量48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8%、16%;梨种植面积129万亩、产量9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6%。目前,山西果园总面积达到820万亩,果品总产量702万吨。全省果品贮藏能力295万吨,年加工浓缩苹果汁15万吨。果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地。今后,我省将以核桃、红枣、苹果、梨、杏、葡萄等干鲜果为开发重点,通过项目建设和规模扩张,特别是通过引进知名企业、嫁接知名品牌,培育打造若干全国知名干鲜果产品品牌。

蔬菜产业。目前,我省蔬菜种植面积达66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16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2100万吨。今后,我省将以冬春设施蔬菜、夏秋露地蔬菜及加工产品为发展重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通过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开发,解决蔬菜季节性供应不平衡、外需市场对接不稳定等问题。此外,在提高蔬菜省内自给率的同时,还将把大同、朔州等地建成面向京、津地区的“菜篮子”供应基地。

食用菌产业。我省食用菌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鲜菇总产量已达22万吨,总产值15亿元,其中平菇11万吨,黑木耳1.8万吨,香菇2万吨、双孢菇1.8万吨。今后,我省在稳定现有食用菌品种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珍稀菇种,开展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菌种质量评价,安全生产控制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保鲜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创新和应用,以集约化、工厂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支持食用菌龙头企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项目,全力打造华北最大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

中药材产业。我省是国内公认的北方道地药材资源大省和产量大省。党参、黄芪、连翘、黄芩、柴胡等30多种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今后,我省将依托晋北黄芪、晋东南党参和黄芩、晋南生地和柴胡等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GAP生产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形成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医药生产体系和流通体系,提高山西中药材在全国的市场地位。

种业。我省是农业小省,种业大省。目前,全省年制种量在6亿公斤左右,年产值30多亿元;全省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6000万亩,用种量约3.5亿公斤。除满足本省农业用种需求外,山西玉米、瓜菜种子还外销其他省份。为做大做强山西种业,我省出台了《2014年至2020年山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将扶持和培育10至15个重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100万亩,逐渐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市场物流业。我省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农产品市场物流产业发展,切实解决农产品产销衔接问题。今后,我省将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发展农产品市场物流业,整体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3至4个档次高、辐射面广的大型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北部建设面向京、津市场的畜禽、蔬菜等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部建设集农副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配送等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南部建设辐射周边省份的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此外,从去年开始,省农业厅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行”活动,为电商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使越来越多的山西特色农产品“触电”,通过现代化信息交易走出山西、走向世界。不仅如此,我省还将大力支持薯类、油脂、水资源开发、林木花卉等产业发展。

优惠政策促项目落地生根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