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的发展,也为该饮料企业国内品牌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产品品质口感俱佳,公司国内品牌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这家以出口起步的饮料企业,其内销势头已逐渐超过出口,已连续三年销售额平均增长100%以上,2016年产品国内销售额已达8000余万元,产品也已走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实现了“以外销带动内销”的良好发展轨迹。
通过“推行一个标准,利用一条生产线,统筹两个市场”,鼓励企业由外销为主逐渐向“内外销并重”发展,最终消除内外产品差异,改善质量供给,提振国内消费者信心,这就是国家推行“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在帮扶推动辖区罐头、饮料等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已初步尝到甜头。
据悉,辖区一家年出口500多批次的食品企业,仅报检人员工资、交通费用等就将节省近20万元,使企业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谭毅)
为保障乳酸菌饮料质量,北仑检验检疫局指导该公司严格实施原料控制和备案制度。对进口乳粉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等实施严格的备案管理审查,指导企业实施采购验收制度和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价制度,原辅料验收台账、不合格品管理记录、产品销售台账等一应俱全,充分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此外,工作人员还针对性地重点抽检产品密封性能、塑化剂等敏感项目,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使得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充满信心。
2016年,该公司生产的辣味金枪鱼、三文鱼、豆豉秋刀鱼等罐头在国内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呈现日益喜人的成绩。2016年,该公司共出口水产罐头货值5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7.41%,其中2016年仅出口美国就达到1800余万美元,同比增长80%以上。
(责编:张丽玮、吴楠)
据悉,近两年,宁波口岸先后实施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系统、推行无纸化报检、实施单一窗口,所有这些改革举措,都是为了企业少跑路,多受实惠。北仑检验检疫局为进一步促进出口食品企业发展,推荐罐头企业为一类管理企业,降低企业抽检比率至5%以下。同时,帮助企业申请无纸化报检、绿色通道放行等制度,原来需要检验人员签字的证书,改由窗口人员统一签字快速发放,检验人员仅实施证书拟制和复核,企业产品从报检到拿到证书最快只需要半个工作日。
记者了解到,辖区一家乳酸菌饮料生产企业是从塑料制品转型为饮料生产的公司,一开始面临食品安全体系管理的各种挑战。公司的HACCP管理体系、卫生制度、人员培训等,都得重新开始建立。为此,北仑检验检疫局对该公司实施重点监管和帮扶,联系宁波检验检疫局多名老专家对该公司实施“联合会诊”,在车间改造、实验室布局、体系制度建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这个杀菌温度和美国FDA备案不一致”,针对输美酸化食品的备案要求,检验检疫人员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在对美注册审核过程中,检验检疫人员一起协助公司品管部门对生产用水、杀菌工艺、食品添加剂、标签、包装等进行全面审核,最终确保产品符合美国法规要求。
“水产罐头进军欧盟,我们花了近两年时间。虽然投入大,花了很多精力,但是如果你不去做,就只能被市场淘汰。”据该公司总经理介绍,为了采购优质原料,他不得不每年飞往世界各地考察金枪鱼、鲭鱼等原料产地。“我们在原料供应商的选择上十分苛刻,不仅要看其资质、交易和信用记录,还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
饮料由于季节性,如果仅靠出口,企业很难正常发展。必须要考虑扩大内销,淡旺季轮换生产,这样中小饮料企业才能正常发展。在同一生产线同时生产内外两种产品,既要保证交货速度,又要满足不同的质量和标准,这对饮料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提升产品质量和改善口感,检验检疫人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联系到浙江、湖南等地大学的食品系教授,协助企业共同研发出一系列金枪鱼罐头新产品,其中有贡椒、豆豉、红烧等不同风味,产品与出口罐头采用同等原料,使用同一生产线,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该系列产品上市后,即吸引了国内消费者的目光。
宁波是国内水产罐头加工主要产区之一,主要生产出口金枪鱼、三文鱼、沙丁鱼等水产罐头。近年来,随着国外消费市场低迷,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水产深加工企业出口市场萎缩,出口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北仑辖区水产罐头企业却苦练内功提升产品质量,产品不但成功开拓欧盟市场和内销市场,而且传统出口市场美国也连年增长。
欧盟是全球最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市场,对水产品要求严苛,企业要想获得欧盟注册并大量出口,并不容易。据了解,2015年起,北仑辖区一家水产罐头企业投资一百多万元对工厂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目标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硬件方面,改善车间环境,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罐头生产流水线设备。软件方面,加强生产过程检测和体系控制,按照欧盟要求,重点检测水、原料等安全卫生项目,特别关注空罐的品质和质量。此外,为保证原料品质,指导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原料采购程序,确保所有冷冻鱼必须从备案供应商处采购,从捕捞、装卸到进厂,全程保持冷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