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规范“洋食品” 购买进口食品时要多留心

浏览: 来源:

  不合格食品一律下架退市

  针对少数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进口食品的问题,白杨工商所副所长潘勇表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口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上架销售。

  对于工商部门巡查中发现、消费者举报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将予以依法查处。对于确认的不合格食品,将予以依法下架、退市处理;对于出售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者将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白杨工商所加强进口食品监管

  为此,白杨工商所的执法人员依法执行。针对进口食品无中文标志等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按照《食品安全法》严厉查处进口问题食品,构筑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坚实防线。

原标题: 规范“洋食品” 购买进口食品时要多留心

  截至目前,白杨工商所对辖区各类进口食品超市、商铺进行突击检查,对标签标识不详的散装进口食品经营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未贴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进口食品进行当场扣押,并拟立案处罚。

  昨日,工商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大型超市对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较好,操作较为规范。在福雷德附近的一家小型商铺仍存在有不少的进口食品“身份”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应该选择有完整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并保存消费凭证,为将来维权保留证据。

  随即,工作人员将这些没有中国“身份证”的食品全部下架处理。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李思璇

  执法人员解释,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国内加工点仿冒制作的,是假冒伪劣食品;另一种可能是走私或者个人私自带进来的。但无论哪种情况,质量是无从保障的,而且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很难找到生产厂家或商家进行有效维权。

  白杨工商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无论是什么渠道进来的进口食品,都必须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市民如果发现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进口食品在销售,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记者了解到,为搞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了涉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食品市场质量监管、市场巡查、食品抽样检验、食品市场分类监管、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食品广告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调协作制度等八项制度。

  针对进口食品经营存在“身份”残缺不全、标签不规范等问题,昨日,开发区工商分局白杨工商所展开专项执法行动,严查流通环节散装食品。

  对此,工商执法人员要求经营户对货架销售的散装食品,必须在显著位置悬挂或张贴标签,严查散装食品存在的“身份”不明、生产日期不详等问题,督促食品经营者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及时清理处置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散装食品。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