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国解释,如果说猪肉一直在高位运行,老百姓看到有利可图,就养大猪,因为大猪挣钱多。但养大猪一个是浪费资料,再一个是该出栏的时候不出栏,造成市场价格更高。增加进口猪肉就是想要压下价格,促进农民进行销售的。但这次压得“有点狠”,老百姓一看价格下来了,就想赶紧抛售,不管猪是120公斤、100公斤、90公斤,还是80公斤,在短期内都急着卖出去。
成建国表示,同国产猪肉不同,进口猪肉进来以后,需要抓紧时间卖出去,因此价格会降。这也是国家调剂价格的手段,不仅牵扯到养猪户的利益,也牵扯到消费者的利益。
首先是生猪供给复苏,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扩张很快。今年3-4月母猪存栏止跌、生猪存栏回升,生猪供给正逐步改善。出于对生猪养殖行业前景的长期看好,目前中、大型养殖企业加速产能布局,积极扩增自己的生猪产能。而由于目前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不高,这种增长空间依然很大。
房乐营认为,其实论起口感来,现宰现杀的猪肉口感最好,然后是一些屠宰企业生产的冷鲜肉,像雨润、金锣等。最差的就是进口猪肉,消费者哪怕是吃冷鲜肉也比吃进口猪肉强。
此外新希望、双汇等饲料、屠宰加工企业也开始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布局上游养殖业。养殖新模式带动了能繁母猪繁殖效率和生猪养殖技术的提高。集约化和养殖新模式将使我国生猪供应能力大幅提高。
规模化养殖扩张
玉米价格下跌
聊城叁和养猪场场长吴光达介绍,现在吃生鲜肉的多,进口猪肉都是冻肉,进了酒店、加工厂。“进口的冻肉确实便宜,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冲击不了太多。”商河县孙集镇房屯村乐营养殖场场长房乐营也表示,进口的猪肉多少会影响到猪肉的销售。但对于主打农村市场的他来说,影响确实有限。“也就是赔了1个月,主要是进口猪肉进不了农村。”
供给增多致肉价下降
尽管如此,商河县孙集镇畜牧站站长李国亮还是警告养猪户,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别把猪养太大再卖,最好在猪240斤到260斤的时候就卖掉。
除了进口猪的“劣势”,房乐营认为自己受影响有限的原因,还在于养猪成本的下降,这主要就是玉米。他介绍,养猪的成本主要是玉米,能占75%。只要猪价与玉米价格的比例超过6:1,养猪就能保本。当前,玉米价格在8毛到9毛钱一斤,猪价须高过5.3元一斤才能回本。“今年5月份,很多养殖户就是因为大肥猪价格比这个低,赔了一个月,现在能卖到7块,不会赔本了。”
养猪大多只赔1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进口大量猪肉原本出于国家调剂市场供给的考虑。当时签订进口合同的时候,国内猪肉还在高位,进口猪肉有利于平抑猪肉价格。但等到猪肉进来的时候,国内猪肉价格已经不算高了。
当然,有分析认为近期进口生猪的增加,也助推了国内猪价下跌。由于国外生猪养殖科学管理现代化,相比国内猪价极为便宜。根据中国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进口生猪产品23.73万吨,环比增长8.4%。其中进口鲜冷冻猪肉12.40万吨,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8.1%。整个第一季度,我国共累计进口生猪产品68.48万吨,同比增长19.5%。
在济南多家超市,猪肉已经在10元多一点的价格周围徘徊。在家乐福超市,贵的里脊肉还能卖到13.9元一斤,而便宜的去皮五花肉确实只能卖到10.5元一斤。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数据也显示,从6月5日-11日,我省猪肉价格为24.08元/公斤,同比降低26.18%,环比回落0.95%。
仅影响局部市场
省畜牧兽医局一位专家介绍,阶段性供大于求、消费低迷以及进口猪肉涌入,是造成此次猪价回落的主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我国猪肉产量为1468万吨,生猪出栏19149万头,两项数据均同比增长0.2%。根据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数据,今年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1719.18万头,环比增长34.9%,同比增长13.7%。
夏津睿源种猪场场长李英顺认为,按照目前7元一斤左右的毛猪价格,养殖户能有合理的盈利空间,一头猪他现在能有200多元的利润。
成建国因此得出结论,进口猪肉在短时间内能影响市场消费,但是总体上没办法影响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猪肉占世界猪肉51%的消费量,而美国等进口猪肉从数量上来说,毕竟有限。“反倒是美国猪肉受到我们的影响更大。”
房乐营同时介绍,其实今年整个猪肉市场的行情一直在走下坡路,不过现在已经稳定了下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5月份是毛猪价格最便宜的时候,能够卖到5块多点。但是现在,好点的毛猪已经涨到了7块多一斤。
进口猪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