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核泄漏的宫城县福岛县是重要农业产区,企业看到了商机。
泡菜生产车间 图片由企业提供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不久,四川杜二哥食品公司接到了日本福岛一位商业合作伙伴的电话。“他们希望提高泡菜的订单量,从每月15个集装箱增加到45个集装箱。”董事长杜斌说,他只能很抱歉地告诉对方,一个月20个集装箱左右,就已经是能供应给日本商家的极限了。
遭受海啸、核泄漏之害的日本宫城县、福岛县(行政级别相当于省)是日本的重要农业产区,日本当地的蔬菜、牛奶、水产品等相继被检出放射性物质。农业受损导致日本对食品进口的需求激增,一些成都企业看到了里面的商机。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多家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发现成都食品出口已经出现了订单量的增长。
企业调查
福岛商家来电:
泡菜订单量增加2倍
杜斌是四川杜二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欣禾事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长期和日本福岛一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出口都江堰生产的泡菜。灾难发生后,杜斌很快和合作伙伴取得了联系,得知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对方的工厂在地震、海啸中几乎“全军覆没”。
“企业马上原地重建是不可能了。核泄漏发生后,福岛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卖不出去了。”杜斌说,当时福岛的合作伙伴就告诉他们,自己计划在远离福岛的地方“另起炉灶”。杜斌没有料到的是,对方在此后不久就打来电话,询问能否将订单量从过去的每月15个集装箱,增加到45个集装箱。杜斌说:“我现在在国内市场发展得很好,况且他们要的产品种植量很小,怎么可能供应得上?”他只好很抱歉地告诉对方,一个月20个集装箱左右已接近极限。
杜斌的说辞并非敷衍,出售给日本商家的泡菜以茄子、高菜为主,但茄子是仅有1寸长的品种,成都本地几乎没有种植。当年确定合作关系后,他专门租赁了300亩土地进行种植。由于人工成本的上涨,杜斌公司生产的泡菜售价上涨了11%左右,但这并不影响日本商家增加订单量。杜斌说,公司把库存的200~300吨按原价销售,新生产的按涨价后的价格销售。
合作方预测量增价升
猕猴桃出口向日倾斜
“今年要增加对日本的猕猴桃出口。”成都商报记者向四川伊顿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杜毅钢询问2011年的出口计划时,他立即回答。伊顿农业主要生产红阳猕猴桃(红心),往年出口到日本的量为100~200吨,远小于出口到欧洲的500~600吨。
杜毅钢公司的猕猴桃主要出口到日本东京等大城市。4月,猕猴桃刚刚开花,公司的日本合作伙伴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来进行磋商。“他们预测今年日本市场对猕猴桃的需求量会有明显增长。希望我们尽可能在计划安排阶段增加对日本的出口量。”杜毅钢透露。
该公司的日本合作方预测,今年日本猕猴桃的价格会上涨10%~20%。杜毅钢说:“主要原因是有专家认为猕猴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效果,而日本人是相当注重食品营养、安全的。”
尽管可以预见产品的巨大需求,但很难在短时间内扩大产能。原因是欧盟、日本对进口农产品的要求很高,每年能够达到出口标准的猕猴桃产量都在800吨以内。杜毅钢说,公司计划从出口欧洲的500~600吨产品中调剂一部分出口到日本,并尽可能提高一些果园的生产标准,增加出口产品的产量。杜毅钢说,公司已经把日本作为最大的战略市场。
蜂蜜预期出口量增长
价格将有所上浮
成都佳润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的蜂蜜中,约有30%出口到日本。公司总经理巨伟说,已有一些日本商家下了订单,并表示今年的订单会有所增加。“我们判断,受核危机影响,日本市场的本地蜂蜜供应量会有所减少,进口需求会增长。”巨伟认为,今年出口日本的蜂蜜除了量会有所增长以外,价格也会有所上浮,比如洋槐花蜜价格会上浮20%~30%。
茶叶出口尚无订单
商家看好出口增量
四川嘉竹茶业有限公司往年对日本的出口量是100多万美元,主要出口到日本静冈县一带,总经理马隽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虽然目前尚未有订单增加的消息,但他认为对日本的出口量应该会有所增长。
由于出口日本的茶叶有80%是用于生产茶饮料,出口的大部分茶叶为中低端产品。马隽认为,在核辐射危机的影响下,处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日本企业很可能会增加从中国进口茶叶的量。“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和对方加强业务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我是比较看好出口前景的。”马隽说。
成都商报记者 谢佳君
市场观察
日本进口需求激增
入门标准严格
成都商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日本进口需求激增,但目前成都能够将食品出口到日本的企业并不多。
“日本的食品进口标准比欧美还要高,要达到标准,必须从整个生产环节做起。”杜二哥食品董事长杜斌说。
伊顿农业的总经理杜毅钢也表示,成都看到日本市场商机的企业不少,但能够达标实现出口的只有一两家。“这也是为什么对方提出增加订单量,我们做不到对方要多少就供多少的原因。”他说,短期内再扩大产量,能够达标的产品也就那么多。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成都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根据《成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成都将新建5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30个农产品出口标准示范基地。
内销还是出口 这是个问题
出口赚取外汇,在外人看来能够获得高额利润,但成都商报记者发现,如今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新的考量和选择。
杜斌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由于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情况良好,如今出口已经不是公司的主打方向。“从价格上看,同等品质的产品,销到日本的价格只比在内地销售高15%左右。但销往日本的产品还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工成本。”杜斌认为,这样看来,做好势头已经很好的国内市场对企业发展而言更为重要。
猕猴桃企业的观点则不同,杜毅钢表示,出口价格比国内售价高10%,“但我们认为,国内的猕猴桃价格有一定的阶段性,因为现在大家消费猕猴桃带有一定追求‘时尚’的心理。未来价格有可能回落。”在他看来,抢占价格更为稳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企业未来稳定发展。
专家观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蓝定香:
农产品出口日本面临机遇
日本“3·11”东北海域大地震后,给农产品自给率本来就不高的日本造成打击。特别是由于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导致其灾区农产品遭受核辐射,从而对四川农产品出口日本带来较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