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则采取大规模升级门店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已经完成了1000家“未来2.0”门店餐厅的升级,在这些升级后的餐厅中,自助点餐、数字化软件、移动支付、双点式柜台、电子餐牌等服务一应俱全,麦当劳尝试把餐厅数字化和服务升级的都融合其中。麦当劳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自助点餐机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广了一段时间,它可以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可乐去冰或者汉堡不需要酱料等等,也可以选择送餐到桌,大大减缓了顾客排队的压力。
猝不及防的市场、虎视眈眈的资本,开餐饮不是件容易的事
金钱豹总部的高管也凭空消失,没有任何解释,留下消费者、供应商和员工面面相觑。眼看着金钱豹的关店演变成一场闹剧,消费者迷惑的是,曾经名噪一时、巅峰时营业额逼近10亿元的金钱豹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吃并非快餐成功的唯一标准”,黄太吉创始人郝畅曾雄心壮志地表示,用“互联网思维”卖煎饼果子,6个月内销售额要达到1亿,年销售额要做到100亿。如今黄太吉的煎饼果子离年销售额100亿的目标越来越远。而黄太吉重金押宝中央工厂+订餐平台的新型外卖服务则没有激起任何水花,这也让郝畅 “黄太吉的目标并不只是做餐饮,而是革整个外卖行业的命,挑战不能盈利的外卖O2O们”的言论变成了笑谈。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
在传统餐饮行业备受房租、人工成本困扰的今天,“触网”是商家主动求变的选择。即便是一些老字号餐厅,也主动与外卖合作,开启了堂食消费以外的另一消费空间。对互联网“不感冒”的金钱豹,最终难逃倒掉的命运。
金钱豹的老伙伴们都不轻松
其实衰退早有信号 为上市几易其手管理混乱
刘女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和许多消费者一样,自己上大学时跟随着父母去金钱豹就餐时就被人均200多元的价格和成堆的海鲜震慑住了。在那个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都很奢侈的年代,金钱豹承载了她关于高端餐厅的全部梦想,她工作后第一顿请客、恋爱、升职加薪都会选择去吃顿自助,金钱豹贯穿了她每个需要犒劳和庆祝的场景。
点评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动动手指足不出户点个外卖或夜宵。根据高德地图联合吉利新远景发布的《中国城市夜宵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年轻人成为当之无愧的夜宵主力。“90后”的总数占比达59.36%,“80后”占比26.14%。在品类上,以小龙虾为代表的小吃成为夜宵的首选,其次是各类快餐,火锅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