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兰州西固区发布2016年度消费维权5起典型案例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展会 > » 正文

第十六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成功召开

浏览: 来源:
香坂景子 涩女日记19楼 沙漏2txt下载 善哥王子善 善田芳平书网 上海日腾爆炸 贺州民心网 射雕之我不是郭靖 神雕之武战天穹 神经刺客团 神魔大陆忘年交 神仙道金蚕丝 沈晓培

2016年9月7-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创新激发活力”为主题,共同面对中国方便食品业供给侧改革的压力,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探路,为企业价值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新思路。大会期间,800余位企业和科技界精英、200余家企业参会,共同交流和探讨行业关注的话题。此外,6000平米的展场则集中展示了方便食品行业2016年的创新成果。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方便食品行业近二十年的深耕,则探索了支持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路径。经过20余年的积淀与成长,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原始创新中最活跃且日益成长的行业之一,方便食品行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地形成了一个以方便面、速冻食品为主体,并派生出咸味香精调味料等,不断增长壮大,且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强大的产业群。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促使方便食品这个年轻的传统行业正悄然发生着结构调整,整个行业面临新的变革。如何在逆境中拓展新的市场机遇,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提升、建立行业信心,成为以方便食品为核心的“产业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粮集团总工岳国君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贾志忍、孟素荷、饶平凡、魏益民、金征宇、王守伟、陆启玉等十余位专家参与会议报告及主持;康师傅、今麦郎、白象、日清、统一、玖玖爱、金光、三全、思念、通用磨坊、安井、克明、金沙河等领军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参与行业报告和大会交流。这一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1995年开始召开的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延续21年后,依然依循着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初衷,再次彰显了学会在方便食品领域强大的影响力,亦显示出行业对依托科技创新,共同发展的迫切期待。

剖析——

挖掘产品健康内涵

以创新提升产业价值

方便面行业:创新活跃 健康内涵在加大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在会上发布的最新统计分析表明,2015年,中国大陆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2016年1-8月,主要企业仍未能止跌回升,行业仍在深刻的调整中。“2015年方便面行业的困局主要源于供给侧改革迟滞,虽然部分企业突围初见成效,但整体上仍呈‘红海过热,蓝海寂寞’的同质化、少层次、无差异的竞争格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对此一语中的。

孟素荷指出,近两年来,方便面行业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通过创新将产品从对价格的竞争转向对价值的竞争。2015年,全行业最大的变化是行业老大康师傅的发展战略展现出“以创新提升价值”的重要转型并付诸实践,其重要布局体现出其“有所不为有所为”的价值取向,创新活力被激发,对整个行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引领。

孟素荷表示,“专注地培育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在一个锅里面烩’,行业健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产品多元化分层与差异化品牌区隔的雏形,已初步显现。”孟素荷谈到,以康师傅、统一、日清、农心为代表,高端面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它将原有的以价格竞争为手段、以低端方便面为主、由上向下挤压的竞争模式,向以营养健康为内涵,展示核心竞争力,势均力敌的高端方便面延伸,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各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日益提升。今麦郎以持续三年的加速转型与创新,在2015年产量虽然下跌,但38.51亿元的销售额却使其在方便面业务扭亏为盈的过程中,形成了重要转折。以老爸厨房“一菜一面”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带动其销售额增长超过20%。白象集团所专注创新的“大骨面”,在河南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以上。孟素荷分析,2015年,方便面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引起的行业下跌,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与困局尽显。2016年,方便面行业仍处于修复期,尚未触底,但整体依旧稳中向好。

速冻食品行业:集行业之力 拓展业务用领域新市场

速冻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并在方便、健康、营养、美味上占据先天优势。我国的速冻食品行业经过20年的黄金发展期成为了食品行业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以三全、思念、湾仔码头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业已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辐射全国,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424家规模以上速冻食品加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831.03亿元,较上年增长6.23%。

它已是中国传统食品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的转型也促成了行业的快速成长。但随着零售终端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率下降。近年来,随着餐饮市场的需求旺盛,企业纷纷与业务用市场对接。相较日本等发达国家速冻食品业务用量60%以上的占比,我国速冻食品业务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冷链的普及、新生代生活节奏快速化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速冻食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将持续拓展。

挂面行业:步入缓慢增长期 将转入价值与品牌的竞争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于2015年统计的行业内24家挂面龙头企业的数据显示,企业总产、销量相较于2014年只是略有增长,在经济“新常态”的压力下,行业正面临着生产力过剩和产业价值提升的共性问题。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后,挂面行业近两年整体发展增速放缓。

2015年,24家挂面龙头企业的总销售额为111.98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111.28亿元增长了0.63%;总产量为237.28万吨,相较于2014年总产量的229.51万吨增长了3.39%;总生产线条数为329条,相较于2014年的326条增幅为0.92%。总体来看,挂面行业发展进入了趋稳阶段,但行业扩大产能的势头仍在加剧,行业仍处于无序竞争中。

据业内专家预测,挂面行业的整合潮即将出现。2015-2016年挂面小企业淘汰的速率也在加快。在大规模的设备扩张之后,产能过剩的格局基本形成,所以行业将从量的竞争进入到价值与品牌竞争的阶段,而这一趋势在2016年比2015年更加明显。

调味面制品:处于“优生”的关键期 亟待通过标准提升行业水平

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中南部地区的即食休闲食品。其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的原始阶段到初具机械雏形的提升阶段,再到当下的包装成品半自动化的跨越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拥有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500多家,总产值340亿元,市场销售额近570亿元。但在这一新生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标准、安全等的质疑,始终伴随其中。本次大会上,来自该行业的代表——郑州平江商会李长根秘书长对行业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他认为,调味面制品行业作为食品工业中的新生代,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市场监管标准缺失等烦恼。同时,由于科技对行业的支撑不足,当危机袭来之时,与消费者之间的风险交流就显得比较单薄,且由于高端产品的缺乏,使行业抵御严寒的能力减弱。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