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周边人群特征,经营特色下午茶也算是品类延伸,时间、空间价值充分挖潜的一种选择,不一定赚钱,但可以提升客户接触点与客户体验性。
6、开放性、包房缩减、空间的可变性。
对于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来讲,外出就餐已不限于果腹的低层次需求,外出吃饭要么是私人社交的需求,要么是家庭主妇或煮夫的劳动解放,要么是商务洽谈的铺垫……因此好吃之外,更要讲究就餐环境的雅致、时尚、文化、品味。吃,更在吃之外,或许已是当前购物中心里中高档餐饮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一个时尚、精致的就餐环境,可以很好的满足“吃货”的心理需求,舒服或不丢面子,还有调性,这就是极好的。另一方面,主题化、个性化的餐厅形象也有助于在“吃货”心中建立起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形成记忆点,增强品牌的识别性,也许记不住名字,但通过自成体系的视觉表现多多少少会让“吃货”下次凭直觉就能找到你。
餐厅的租金、人工等固定成本均是按天计算的,但餐厅的生意每天最多只有6个小时(11:00—14:00,18:00—21:00),如何向就餐高峰期6个小时要效益,这是每个餐厅老板都必须关注与思考的课题。客人吃饭用时的长短有个平均数,但却无法完全预计每组客人的用餐时间,剩下的可挖掘空间就只有三个环节,点菜环节、上菜环节、收拾残局并重新摆台;这三个环节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为前两者。因此,分类清晰、简明的菜单设计及菜单递送厨房的流程规划将是节省人工、节约点菜时间的重要基础;后厨的效率、传菜效率、菜品的进程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值得餐厅花大力气去做;至于最后一个环节收拾残局及重新摆台则是一个简单的管理与标准问题,这个方面KFC、麦当劳、乡村基都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不再缀述。当然,关于效率,午间比晚间会要求更高,毕竟午饭之后又紧接着半天的紧张工作,更何况一些养生有道的“吃货”还有“饭后午休”的好习惯;因此午间更须要拧紧发条,大干快干一场。
1、走群众路线才是正途,公仆们是靠不住的。
7、有限服务。
餐饮招商要走群众路线、控制单店面积,加大餐饮品牌数量做好品类丰富度、提升餐饮时尚度等。
或许,当下的中国餐饮界,一提服务或许言必“海底捞”,就像重庆地产界,一提服务或许言必“龙湖物业”。定位不同,基因不同,不见得照搬就能复制成功,而且或许没有必要,也不一定执行的下去;就像有本书名一样:《海底捞,你学不会》。
很明显,购物中心的餐饮面向的多数客户正好是这个社会上最难伺候的主儿:绝对不算穷人,但肯定不是土豪。他们多数有些见识,有些品味,已是小资或已经被小资了,已是中产或已经被中产了,小挑剔、小傲骄与偶尔装13或许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在实用性满足的基础上一定还要有点虚荣心的满足:必须被尊重,意见应当被快速响应,如果被礼遇有加其实很容易感动;他们没有打算当大爷,但肯定受不了冷眼……因此,有限服务对于购物中心内的中档餐饮显得尤为重要。“有限”的意思就是给就餐客人留空间,不至于殷勤过度的立于桌旁打扰到客人;客人需要时则第一时间出现(这完全是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技术手段实现的)。
曾经以“公仆公务消费”为支持的高端餐饮(含高星级酒店及各类会所餐饮)自“习大大”走马上任伊始就倍感寒意,而且此种趋势随着政治清明,政务公开、三公经费置于阳光之下将更加强化。“全心人意为人民服务”(这里的人民也通当前的流行词“屌丝”)已成为期望走“规模化、连锁化、跨区域发展”的餐饮大佬们的共识,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就是“性价比”,但“性价比”绝不等于毫无技术含量的“廉价”。“性价比”强调的是经济学原理一个术语“消费者剩余价值”的更大化。简单点说,“吃货”结账时实际花了100块,但心里感觉值120块,那么消费者剩余价值就是20块,如果消费者剩余价值为负,那基本不会有回头客了。
从商家的角度,菜品的价格带略宽(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从高到低均有选择),在有核心菜品的基础上拓宽菜品线,尤其是有特色的、可以半成品化或中央厨房配送的小吃、小食品类别更是多多益善,让不同喜好的“吃货”都能满足口腹之欲,尽兴而归。同时,再重点发展一些可以外带回家的特色小点更是品牌传播与客流价值得以充分挖掘的利器。
4、提升餐饮时尚度。
2、做好品类丰富度,这才是构建客流的吸引力的前提。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搜铺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采编中心:0571-87015503-809,邮箱:zhousongping@soupu.com。
从商场的角度来看,就是中餐(传统的八大菜系因地制宜的精选)、西餐、牛排、小吃、快餐、异国菜、限额自助餐、咖啡、甜品、茶餐厅……样样俱全,当地营运状况看好的相同品类多两三家,其他品类即便看平的,也应当至少要有一家,立志做好品类丰富度,给不同“爱好”的吃货更多的选择。
餐台的小型化;临窗面规划更多的卡座,中部则规划更为紧凑的中小型餐台(以5-7座餐台为主),常规的十人餐位尽量少一些;如果遇到人多的“吃货组”则通过软隔断形成“邻桌专属区域感”或直接通过可组合、可移动的餐台拼桌即可。
(来源:商业地产与电商 文/谢尚伟)
于商家,可降低投资成本(装修)、经营成本(租金、物管费、水电、人工),提高综合坪效,更利于营造热烈火爆的用餐氛围;于商场,在有限的出租面积下可以引入更多的品牌,利于提高商场的丰富度,从而提高人气吸引力。300-600平米,似乎是当前实现较好的综合坪效的面积区间。
菜品的精致化,就是川菜的四要素之二的“色与形”,更何况动筷子之前,好多“吃货或二货”都有举起手机用镁光灯杀毒,然后立即发“双微”的好习惯。这种由“吃货”自觉、自愿发起的积极品牌宣传机会自然重要而且必须抓住。因此,有卖相+餐厅强大的WIFI的配合,或许就是最好的免费宣传方式。
效率和翻台率是客单价较低的中档餐饮赚钱的基本功。关于效率,其实已有很多餐饮品牌开始身体力行,如成都巴国布衣的简化菜单;重庆辣力秀,客人点单后20分钟内未上齐菜品则无条件打折,上错菜品则免费赠送;重庆顺风旗下的砂锅主义15分钟内未上菜打8折等……通过严格的自我惩罚性要求来提升效率,客人的满意度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