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现场检查发现,地下加工窝点均未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属于非法从事烤鸭加工销售活动。现场环境简陋、卫生条件极差,库存原材料无法提供采购记录和凭据,所有从业人员也没有健康证。加工废水废气随意排放,对周边环境、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对4处黑窝点依法进行了查封,拆除了烤炉24个,扣押光鸭320只,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和移送公安。
下一步,新桥食药所将继续加大对无证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牢牢守住食品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助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南山篇】招商街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打造社区食品安全交流平台
10月21日上午,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五湾社区联合深圳市食品工业协会、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在五湾社区开展“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民生微实事项目社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多措并举,大力宣传新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工作人员现场摆设了十二块食品安全知识百问百答宣传板,设立宣传台,现场派发宣传资料,还设置了健康大转盘、农残快速检测等互动环节,派发印有创建标志的小礼品,近距离地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还设计了一个关于体重指数的小游戏,增加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多样性,不少居民参与其中。
此次宣传,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提供食品安全交流平台,消除社区居民食品安全错误偏见,提高科学消费食品水平和鉴别、抵制问题食品的能力,为打造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局面,打造饮食安全的幸福城市奠定基础。
【全国信息】
陕西省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
日前,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陕西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明确从11月16日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规范》明确,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含食品添加剂)、食品销售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并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监管部门职责。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制定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和建立风险分级管理信息系统等。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者和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管理工作, 并按许可权限建立风险分级管理档案。
《规范》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实行量化打分,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60分。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风险等级。风险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其中,风险分值之和为45—60(含)分的,为C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60分以上的,为D级风险。
同时针对保健食品区别普通食品的特殊性,《规范》也明确保健食品生产者获得生产许可建立监管档案时,其静态风险分值由市局按照主要原料属性、配方复杂程度、保健功能等因素进行量化打分,其动态风险分值由监管部门按照进货查验情况、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10个方面细化82项进行打分确定。对高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增加检查频次。原则上对风险等级为C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至少监督检查2—3次;对风险等级为D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至少监督检查3—4次,具体检查频次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定。
《规范》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当年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不安全食品召回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风险分级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文选自“国家食药总局”)
【食安辟谣】
近期火爆的食品谣言,不要中招啦!
民以食为天,但关于食品的谣言,一直层出不穷。识破以下谣言,能让你少花一点冤枉钱,少费一点冤枉劲!
谣言1:吃猪血、鸭血能除尘
真相:消化道和呼吸道是独立的通道,进入消化道的动物血和吸入呼吸道的粉尘没有关系。其次,动物的血浆蛋白并无特殊之处,与人血的成分大致相当,没有其他任何具有除尘功能的物质。
谣言2:孕期吃燕窝,宝宝皮肤白 真相:宝宝的肤色,主要由遗传决定,古书上并没有“孕妇吃燕窝对宝宝皮肤好”的记载,目前也并没有燕窝影响胎儿肤色的药理和临床报道。孕妇可选择燕窝作为滋补品,但它既非“大补”佳品,也非必需品,不必抱太高期望。
谣言3:低钠盐是“送命盐”
真相:低钠盐虽是高钾盐,但只有当肾功能出问题引起高钾血症,或者患者其他原因出现高血钾时,食用低钠高钾盐后才会导致高钾血症。对正常人而言,低钠盐是安全的。谣言4:谣言4:秋葵是“绿色人参”
真相:从秋葵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来看,不管是蛋白质、铁,还是锌和硒等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同日常的蔬菜比较,并不出彩,我们把它当作一种蔬菜就行了。如果喜欢它的风味,可以多吃一些,而不必把它提升到保健品的高度。
谣言5:蔓越莓神奇功效多
真相:保护泌尿系统健康、改善妇科炎症、降糖、抗癌等神奇功效,都是商家炒作。目前,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EFSA(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权威机构,都尚未公开认可蔓越莓的健康功效。至于原花青素和花青素等提取物,紫甘蓝、紫薯、蓝莓、草莓等常见食物中同样含有,甚至含量更高、口感更好。
谣言6:胶原蛋白美容效果好 真相:不管是口服胶原蛋白口服液,还是吃猪脚、花胶,吃进去的胶原蛋白不一定能重新合成胶原蛋白,还可能转化成为葡萄糖、脂肪等。而且即便合成胶原蛋白,也不一定是在你最需要的皮肤中合成,这个比例实在太小了!想皮肤胶原蛋白满满,充足睡眠、坚持运动、均衡饮食更靠谱!(文选自“今日爆点”)
深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1月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