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自热食品产业大会半年内在蓉举办两次,并引发自热食品下个“爆款”是谁的讨论
□本报记者 侯冲
3月20日,第二届全国方便自热食品产业大会现场,广汉市康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康明菊忙得不可开交,又做笔记又拍照,生怕漏下任何有用信息。活动比预定时间延长了40分钟,大厅里的几百人离席的不多。
去年10月25日,首届全国方便自热食品产业大会在成都举行。为何不到半年时间,连续举办两届方便自热食品产业大会?“因为产业发展太快,新问题、新变化亟待全行业坐到一起讨论。”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任伟维表示。
发展有多快?
方便自热食品八成为火锅,“川军”销量约占全国一半
嘉宾演讲现场的楼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方便自热食品展会。记者注意到,80%的展品都是方便火锅及上下游产品,大部分方便火锅都来自四川,包括小龙坎、大龙燚、美好等品牌。
2016年4月,方便火锅进入公众视野,最开始是通过微商渠道销售。去年成都糖酒会期间,众多品牌方便火锅纷纷上市。方便火锅一下“火”了起来。
“目前每月销量10万盒左右。”味蜀吾餐饮集团快消部经理王宇介绍,仅今年“三八”妇女节,一天线上销售就突破3万盒。去年“双11”当天,小龙坎、老城南、德庄、海底捞、大龙燚5大品牌共计销售超过54.9万盒,小龙坎一家就卖了19.6万盒。
方便火锅市场,川企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任伟维介绍,2017年四川方便火锅成品企业从个位数增长到约50家,相关配套企业超过50家,川产方便火锅销量约占全国一半。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看来,四川发展方便火锅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四川方便火锅月销量同比增长4到5倍,月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方便火锅的走俏也带动了诸如包装盒、发热包、荤素原料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
问题在哪里?
行业标准欠缺,口感、安全和环保都需要提升
作为特邀嘉宾,刘昊宇第一个上台发言。没想到,他先泼了一盆“冷水”:“问题和隐忧不容忽视。”
首先是标准。刘昊宇介绍,目前方便火锅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很多企业生产参照的还是企业标准,这使得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如食品添加剂等公众敏感问题,就缺乏管理依据。
“有一些小厂商通过降低标准,谋求更多利润。”成都佳享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正秋坦言,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这些小厂商有时会扰乱市场秩序,最终不利于行业发展。
其次是安全和环保。刘昊宇认为,方便火锅靠化学反应加热,发热包如果出现破损泄漏,可能造成危险品的迁移和污染。很多方便火锅采用塑料材质包装盒,增加了环保压力。此外,还存在食材不新鲜、缺乏营养、口感较差、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任伟维建议,企业首先要在技术上下功夫,力争将方便火锅的口感提升到餐饮店级别;加大市场推广营销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改变方便火锅线上销售为主的现状,将其推向大型商场、超市等。
去年8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成都市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任伟维透露,今年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将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起争取全国行业标准立项,尽快对方便火锅生产流程、质量标准进行规范。
下一个自热爆款产品是谁?
最有可能在方便食品、冷冻食品和外卖的价格缝隙和场景缝隙中钻出
“不用电、不用火就能吃的烧烤,欢迎品尝!”成都金大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在展场高声吆喝。这是全场唯一一款自热烧烤食品,“今年初刚面世。”李涛表示,再做方便火锅没有特色,所以选择了做烧烤。
还有不少四川企业在研发其他品类方便自热食品。在展场,记者看到有自热米饭、冒菜粉、羊肉汤、钵钵鸡等自热食品。“我认为自热食品未来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百亿、千亿级的行业。”白家食品董事长陈朝晖说。
下一个自热爆款产品是什么?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事业部总监席振华认为是“早餐”,人们对于早餐的要求无外乎两点,现做、热的,这正是方便自热食品的优势。四川大学食品与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志峰认为,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保健营养型方便自热食品将是未来主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考虑到成本、口感、安全等因素,北京思美思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崖枫认为,方便自热食品不太可能成为常规性的大众品类,自热食品必须瞄准方便食品、冷冻食品和外卖的价格缝隙和场景缝隙,并具有充分的不可代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