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需求前景巨大
201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先后出台政策促进营养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营养保健品的发展方向,强调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国务院出台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也指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跨境电子商务助力 企业关注政策动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彰显出国家对于国民的营养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营养保健食品的市场现在是相当活跃的,政府在监管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将特殊膳食纳入专门监管,也说明了国家准备迎来保健品和营养健康食品的大发展时机。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此外,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也由2003年的151.1‰上升到2013年的330.7‰,增幅超过一倍;老龄化程度也越发严重,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30%左右。
商务部《对未来三年中国消费形势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内消费进入全面升级的新阶段,商品消费规模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未来三年,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趋于环保、健康、个性和个人体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素质水平整体提高、老龄人口和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加等趋势,营养健康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近几年,不少中国企业采取中国市场嫁接海外品牌的模式扩张,海外并购优质品牌并将其引入中国,成为不少营养保健企业或新进入者快速扩张的模式,中资企业跨境并购增强了其自身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并从生产和营销模式上根本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互换。跨境并购正在改变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转发到:
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制度已经实行20年,约16000个产品获得批准,并在市场的选择中不断优化。现行注册与备案的双轨管理制度,将为产品准入、市场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力。近5年来,中国特色的特殊食品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特殊食品企业应当加强行业监督,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未来,中国特殊食品产业将在严格规范中谋求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进口备案产品放量 市场线进一步丰富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创新高(图)
边振甲(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
在国际展览平台上组织法规交流会,如在2018年6月份举办的“第9届国际健康产品博览会”上,专委会将组织多场法规和市场论坛交流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与国外同行业组织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健协会及会员企业开展的商务对接活动,同时将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创新产品和优质品牌集中展示和推荐活动。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购买力快速增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随之增长,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观点
我国特殊食品行业存在夸大和虚假宣传、违法添加等潜在风险,误导消费者。应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推进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创新突破,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健康医学模式转变和支持健康产业发展。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应将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树立成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的业态来创新引领,加强推进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创新突破,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支持健康产业的发展。同时,呼吁特殊食品行业企业不要弄虚作假,不要违规违法经营,坚决纠正和抵制商业贿赂,有效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避免哄抬价格或者低价竞争,维护特殊食品的市场秩序。积极做好健康教育,科学地向公众传播食品营养和科学知识,杜绝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国民购买力加强
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对于大多数境外营养健康产品来说,以一般贸易进入中国市场依然是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成为营养保健食品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模式,国家也将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子商务这一业态的发展。2018年3月9日,商务部钟山部长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宣布:“中国跨境电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7年通过海关系统验放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是902.4亿元,同比增长80.6%,其中出口金额336.5亿元,同比增长41.3%;进口金额565.9亿元,同比增长120%。
积极推动备案制度的实施,并对营养素用量提出行业意见,如维生素C备案用量由200mg提高至500mg.下一步,继续加大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主管部门不断扩展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推动更多产品以备案制方式上市。
行业技术逐渐成熟
从规范市场发展经验来看,行业组织和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行业组织和行业发展平台,医保商会一直致力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成立了膳食补充剂专业委员会,吸纳了大量国际优秀企业参与其中。在促进营养保健产业国际国内交流方面,组织引领行业发展的交流会议,为优秀企业搭建前沿法规交流、技术展示、产品贸易和品牌推广的专业委员会平台;在基础工作方面,商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起草、评议,组织建立、发布国家行业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树立和维护本行业产业链在中国市场上的良好形象;在信息交流方面,商会建立了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数据库,收集全球主要市场的法规和产品标准信息,供企业使用和分享。
从营养不良情况来看,2012年我国孕妇贫血率17.2%、儿童贫血率5.0%;从营养过剩情况来看,成年中国人当中,30.1%达到超重、11.9%已经达到肥胖水平,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达到9.6%和6.4%。
组织专家和会员企业编撰中英文版本《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产业发展报告》,梳理行业现状,展望行业发展趋势,向海外推介优秀会员企业。
自2016年7月1日新《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保健食品备案制度备受行业关注,但受制于政策调整和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直到2017年7月份国产保健食品备案陆续获得许可,直到去年12月份,首例进口备案产品获得许可。
政策鼓励行业发展
刘学聪(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
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有待提升
链接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内外资本合作活跃 实现资源整合互换
中国农业网编辑:agronetfq[ ]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为境外膳食营养补充剂产品进入中国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已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通过此渠道进入中国,国内保健品市场维持多年的格局正悄然生变。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知名品牌质量的信任及产品多样化的考虑,跨境电商平台上购买营养健康产品也是当前众多消费者的选择。
具体来看:一方面,2013—2016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2016年达到2.3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6%;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快速增长,2016年增长到1307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4%。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营养保健产业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民众收入增加引发的需求拉动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慢性病发病率提升是其内在需求,政策逐渐明朗和规范将促进行业快速健康成长,民众知识水平的提升,保健意识、品质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将进一步规范行业,人口基数大和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营养保健行业酝酿庞大市场的有力保障。
与注册相比,维生素及矿物质类保健食品备案相对容易,目前还有很多产品处于申报过程中,有待备案成功,获得备案成功产品将进一步丰富营养健康产业的市场线,可以以一般贸易的方式进口到中国,布局到数十万家药店、商超等线下渠道,将进一步促进产品进口。
营养保健品行业 迎来黄金发展期
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底,以“蓝帽子”注册获批的保健食品17457个,其中国产的16684个,进口的77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