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林介绍,中国的人参多产自辽东和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两地。在明代,尚无党参的称谓。清代,人参需求量陡增,人参生长供不应求,在上党地区,就产生了另一种参来代替人参。后来发现这种参虽价值不及人参,却有部分人参的功效,就被称为“党参”,与人参相区分。
不少中餐名菜,如西北党参羊肉、党参鸡汤和烩面中常用的党参,或将不能用于烹饪中,一时引起热议。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9种物质增补成功,需要使用党参的菜肴就可以继续使用。“如果还有类似传统配方中的中药并未列入《目录》,可以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请。”该负责人说。
一名餐饮人士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担忧,如果此烩面企业因一味党参被举报,毫无疑问,中餐的大多数菜品就会遭受质疑,将有更多餐饮业的名菜、名吃受到波及,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餐饮行业坚持的文化自信。
不过,贾洪海也表示,党参属于保健食品可用中药食材,如要用于食品,可按照新资源食品的相关规定执行。“新资源食品在当地有传统食用30年习惯的,地方卫计委出证明,就可以使用。”贾洪海说。
对于上述事情,记者联系到当事餐饮企业的董事长,该董事长表示目前人在北京,希望回郑州后再与记者谈此事,相关情况并不愿多说。
核心提示丨烩面,是郑州美食名片之一。不少外地游客来到河南都希望尝一碗正宗的传统烩面。传统烩面的功夫在于汤,因此,不少郑州传统烩面馆打出滋补烩面的招牌。
药材?食材?党参入馔惹麻烦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实习生贾永标
那么,在现行法规与传统配方冲突中,能否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将配方中的物质增补进《目录》呢?
对此,记者咨询了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有关部门也在推进党参、黄芪等中药作为食品原料的工作,未来或将列入《目录》。
回应:传统食品配方暂不可用中药材,可申请增补列入药食同源目录
党参又是一样身份比较复杂的物质。首先,党参被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属于药品。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2013版)》(下简称:《目录》)中,其中录入87种物质可以作为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记者查阅发现,这87种物质中并没有党参,也就意味着,当事企业将党参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传统文化中讲究药食同源,因此具有补中益气的中药党参成为菜品中“常客”。
餐协力推,名厨力挺,探寻解决途径
“做菜的时候,有时候还不能放人参,因为部分人因为体质可能会出现流鼻血的现象,补中益气的党参有时候是更好的选择。”李志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