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假冒伪劣产品人们深恶痛绝,然而,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也需要补上一课。各种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食品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很欠缺的。正确掌握,才能使我们自觉地辨别和抵制假伪劣食品。
食品分类: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对食品、保健食品、进口食品、新资源食品的概念不清楚。人们经常被一些不良商家忽悠,比如把食品当保健食品、把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当作特殊药品。其实,国家法律和相关政府部门对这几类食品分类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不能混为一谈。
国家卫生计生委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关于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关问题的说明》中,对“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的界定与管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原料的界定与管理”都做了十分明确细致的说明。这是区分新食品原料、食品和保健食品以及原料的标准。
食品具体可以分为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两种表现形式。但不管哪一种食品或者哪一类食品,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和食品应有的相关标准:必须要干净、卫生、无毒、无害;要有保质期(部分食品不需要),不得出现腐烂、变质、过期现象;应当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要有营养标签;不得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如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等也应该符合相关规定。
购预包装食品细核实
预包装食品应该符合什么条件?怎样选购?简单地讲,预包装食品应该有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储存条件、营养标签、厂名厂址和合格手续以及联系方式等。
预包装食品不得借包装或广告明示或暗示保健功能和疗效,其配料表和食品中不得含有非食品原料和超范围超量使用添加剂。以上虽然说预包装食品上有相关标识,但也不能全然相信。
你只要留神观察会发现,有些预包装食品上的厂名厂址标识是冒用的、有些标准是废止的、有些保质期是虚假的、有些QS是套用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