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从昨天开幕的2018年天津进口食品安全与贸易发展大会暨全球生鲜展上获悉的, 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冷链物流企业、银行、大型超市等单位或行业的500余人参加。
天津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部门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助推进口食品通关效能及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大幅压缩通关流程,实施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改革,开发申报小灵通等软件,打造企业远程申报模式,大幅压缩申报环节时间,强化产品风险和企业诚信等级管理,降低现场检验检疫抽批比例和实验室检验检疫比例,针对抽批未抽中货物实施审单放行模式,研发现场查验智能监管系统,大幅压缩查验环节时间。目前,天津口岸进口、出口食品化妆品平均流程时长已分别压缩至0.41天和0.18天。同时,为伊利乳业量身定制“风险审查+过程监控+闭环管理”的“直通到厂”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货物破损率平均降低30%-40%。推动静海区、东疆自贸区、生态城中心渔港的4家进口肉类查验一体化设施通过考核,进口肉类查验能力提高至290万吨,供应链成本进一步降低。
据了解,2017年,天津口岸共进口食品14.8万批次,重量490万吨,货值68亿美元,进口食品贸易额排在上海、广东之后位列全国第三。其中,2017年共进口肉类产品136万吨,进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进口乳制品36.16万吨,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二;进口水产品、酒水饮料等产品的进口量在国内也名列前茅。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口食品口岸,2017年,天津口岸肉类产品进口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乳制品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二。我市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大幅压缩通关流程。目前,天津口岸进口、出口食品化妆品平均流程时长已分别压缩至0.41天和0.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