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平安好医生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健康商城业务和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2.7%和119.2%,是发展势头最猛的两个板块。健康商城等业务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公司健康产品多元化,以及APP活跃度持续提升。财报显示,健康服务相关业务依然是平安好医生的未来发展重点之一。“公司将继续围绕与用户医疗健康需求紧密相关的场景,在线上提供广泛的医疗健康产品。”
然而,目前整个代餐市场乃至健康生活的食品市场,缺乏明确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这导致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代餐食品时,难以甄别优质产品。因此,代餐食品市场亟待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国内首个“控制体重用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将由中国营养学会牵头起草,由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及平安好医生等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各方将对代餐食品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含能量及营养素要求)、安全需求、标签及使用说明等方面,提出规范和标准。本报记者获悉,平安好医生(01833.HK)将依托2.28亿注册用户和全球领先的AI科技,为代餐食品的国家标准提供大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让标准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
本报讯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01833.HK,以下简称“平安好医生”)继上线“减肥中心”,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9000万肥胖人口科学瘦身提供解决方案后,持续投入健康服务,近期开始从千亿级健康食品市场入手,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安全的体重控制行业标准。
瘦身代餐食品是指可以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具有食用方便、能补充营养、具有饱腹感等特点,已经成为年轻人非常受欢迎的健康食品。北京减控体脂健康研究院院长丁旭表示,目前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亿元,参考美国营养棒的市场规模,未来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11月21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战略合作。平安好医生将参与制定由中国营养学会牵头起草的国内首个“代餐食品团体标准”,该标准旨在推动代餐食品市场向规范化发展,将于2018年年底对外发布。
本报记者获悉,这项“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将于2018年年底正式对外发布。发布后,平安好医生减肥中心的多款营养代餐食品将率先响应这项国家标准。
据本报记者了解,平安好医生在代餐食品方面有许多行业经验。“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吃代餐食品,有些消费者需要同时增加运动量。”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准确判断消费者的体质类型,平安好医生基于大数据,训练出一套科学、成熟的检测流程,从多个方面判断消费者体质,合成数据化的个人健康档案。在线营养师可根据这些信息,给出专业的瘦身方案以及合适的代餐建议。“以上积累的用户数据,和对应的瘦身意见,将会成为制定代餐国家标准的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