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美团订餐吃出虫子加剧不信任感大白兔奶糖推限量版引争议

浏览: 来源:
大宋逍遥王 柳雾镇 温州医学院王静门 hsoso91 蝙蝠酱 热辣辣的沙滩派对 太原得一书店电话 野矿黑妻 桑叶红于二月花 天蕴阁 鹊桥卡灰 夺钩子

原标题:美团订餐吃出虫子加剧不信任感 大白兔奶糖推限量版引争议

3月21日至3月27日期间,外卖平台的监管和食安问题依然牢牢占据舆论焦点,继“饿了么”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存在问题,“美团外卖吃到虫子”又被媒体所重点关注。美团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化,但事件依然加剧了民众对外卖平台的不信赖感。“韩国游餐厅”被披露食物差,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国内网民愤怒和不满,只接待中国游客被部分网民解读为好过国内无良商家只卖国内消费者,该事件再次说明提升中国消费者信心任重而道远。老字号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携手法国时尚品牌推出限量珍藏版,涨价9倍引发热议,大白兔企业强调更换的是经营理念,以及普通包装售价不受影响消解了网民疑问。近日,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南京雨润未能按时偿还短期融资券,已构成违约。雨润深陷债务危机再次引发媒体关注,雨润存在的激进扩张、管理问题和如何度过这次危机成为关注重点。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女子叫美团外卖吃到虫子 外卖平台信任度再受挫

3月24日,《京华时报》曝光卢女士通过美团外卖在“小嘿冒菜”订餐后发现餐中有数只虫子,之后索赔2000元遭拒。3月25日,《京华时报》进行了跟踪报道,称美团外卖和涉事商家“小嘿冒菜”分别向卢女士致歉。美团给予卢女士500元卡券赔偿。“小嘿冒菜”则给予卢女士2000元赔偿。美团外卖表示,美团外卖与商家合作前,会进行相应的审查工作,该商家证件齐全,且之前无不良记录。美团外卖坚持以消费者为首位,事发后,已对该商家作出下线处理,并将持续对商家的卫生进行监督。

媒体多以转载《京华时报》报道为主,网络舆论场的讨论相对更为激烈,网民不仅批评外卖平台监管不到位,对赔偿金额等问题也存有不少疑虑。事情虽然获得较为圆满的解决,但电商外卖在“315”重点曝光后备受质疑,美团外卖再现虫子使得网民对电商平台外卖的信任感急剧降低。多彩贵州网评论指出,“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不仅是与时俱进的新型商业经营行为,而且是适应生活快节奏的现代时尚商业经营服务的新生事物。政府不能仅仅偏重于对“互联网+”的社会舆论宣传,而应当高度关注如何对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负责,而应当在法律层面明确监管职能。只有监管只能更加明确,才能让监管部门和监管工作者依法履行好监管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才能不受侵害。

美团再出食安问题,电商外卖平台信赖度堪忧。上一周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黑作坊问题之后,电商外卖平台对入驻商家的监管问题就成为热议话题,媒体“乐此不疲”的深挖各个电商外卖平台存在的问题。在此舆论氛围下,美团外卖吃出虫子成为典型,虽然美团较为迅速和正面的处理了事件,防止了负面影响扩大化,但作为四大外卖平台之一的美团,监管缺位实质上暴露的是整个外卖平台的普遍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行业发展之基础和根本,外卖平台所暴露的问题,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面临的必然阻碍,需要平台自身、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民众的共治。

网民对赔偿问题存疑,合法合理性惩治机制待普及。美团和商家共同赔偿了受害者2500元引发了争议,有网民指出受害者消费23元,按照退一赔十,不足千元的按照一千元赔偿的标准,索赔2000元的诉求没有法律依据。实际上,《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索赔2000元并不是无法可依,网民多忽略了“要求支付损失三倍的赔偿金”的这一规定。对于媒体和政府监管部门而言,除了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还应普及相关维权法律知识。

2.“韩国游餐厅”食品存问题引中国网民不满

3月13日,韩国电视台“A频道”(Channel A)在《饮食X档案》节目中曝光了韩国的一些只接待中国团体游客却禁止韩国人入内的所谓“中国团体游客食堂”。游客反映这类餐厅的食材颜色异常和口味奇怪,甚至“不知道吃的什么”。3月23日,新华网报道《韩团游黑幕:餐馆只接中国人 海鲜生产日期为三年前》,“韩国游餐厅”乱象引发关注。3月25日,《北京青年报》对这一问题再次做出重点报道,记者还就该问题向韩国旅游发展局求证,韩国旅发局表示不清楚情况,正在调查。凤凰网、南方网等媒体的转载,促使舆情热度达到高峰。

“韩国游餐厅”只接待中国人,食物存问题引发中国网民愤怒情绪。韩国节目和国内媒体曝光了韩国游的种种黑幕特别是餐厅饮食存在的问题后,在网络舆论场掀起波澜,多数中国网民极为愤怒,谩骂和指责性言论呈现出民族情绪,不少网民呼吁抵制去韩国旅游,也有部分网民表示旅游团存在很多的类似问题。

“只接待中国人”引另类解读,中国食安环境再遭诟病。被曝光的“韩国游餐厅”由于“只接待中国人,禁止韩国人入内”被解读为韩国商家坑害国外游客,有网民指出对比中国,国内商家只把问题食品卖给自己同胞更为“可恨”。国内食安问题的频发使得民众严重缺乏安全感,即使是国外出现食安问题都最终会引向对国内的抱怨,足见国内网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要消解这种悲观情绪,不仅需要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解读食品安全问题,让民众理性看待国外和国内食安问题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国内食安环境。

3.大白兔奶糖换装涨价9倍引争议

近日,老字号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携手法国时尚品牌“agnesb.”推出限量珍藏版——蓝色、粉色两款兔形铁盒装的奶糖,售价是传统普通包装大白兔奶糖的10倍。对此,Agnes b上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称,2014年的时候,公司希望能够和国内一些知名的老品牌合作,用新设计来为老品牌提供一些时尚风格。当时他们请公司的设计师分析了大白兔奶糖的特点,双方最终确立了这种风格,希望这种设计可以让产品显得更年轻。

新包装的报价引起了较多的争议,正反观点兼而有之。正面观点如四川在线就认为应理性看待“大白兔奶换了身衣裳”,如果大白兔奶糖仅仅是换了一个包装,价格就贵的离谱,它早早晚晚还是会被消费者抛弃的,消费者不是憨子不是傻子,未必就不如商家聪明。不妨把选择权交个市场,交给百姓,何必搞舆论审判?《内蒙古日报》认为,大白兔奶糖通过“换马甲”实现身价暴增,形象、直观地佐证了创新的巨大能量,剑走偏锋的蜕变之旅,对很多经营者或是一次“猛醒”。反面观点则认为大白兔的换衣创新微乎其微,南方网指出,作为国内知名奶糖品牌“大白兔”,好不容易出现了一次外包装创新,却不但企业自己没有可用的自主产权包装设计,即便是放眼国内也很稀缺,不得不穿上“洋装”,成了“洋大白兔”,无疑更多凸显的还是我们长期以来,包括企业在内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以及这些产权的现实产能转化,依然是不足和令人担忧的。长江网则质疑,大白兔换新包装后价格上涨10倍,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