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食品安全的“叶县模式”
——河南省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纪实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19-01-17 09:12 来源:
分享: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地处豫中偏西南,既是农业大县,又是人口大县,全县在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市场主体和单位7500余家,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可谓难度大、任务重。尽管如此,凭借抓细抓实、严谨细致的精神,叶县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然成为河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标杆,被誉为“叶县现象”的食品监管模式不断被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谈到工作经验,叶县食药监局局长刘国平却说,叶县食药监人只是遵循人民至上宗旨,以“四个最严”为要求,以新《食品安全法》为依据,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食品安全监管之路。
抓班子带队伍 提升人员素质
新组建的食药监队伍,人员来自多个部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倒逼学习,该局开设“人人为师”大讲堂——班子成员带头,人人登台当老师,每周一期专题讲座,形成倒逼机制,快速提升监管队伍整体素质。
同时,该局深入开展奉献教育、廉洁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廉洁意识、争先意识、标杆意识。
该局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合理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充分激发同志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局形成了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比奉献,全体干部一心为民、热情服务的良好气氛。
抓普法搞宣传 局长下乡讲课
该局以普法宣传为突破口,除了借势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向公众普及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假冒伪劣消费警示、食药监管动态等信息之外,还开办“局长下乡巡回课堂”。局长带领专业股室人员下乡巡回讲课,深入群众,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让每一名食品经营者都接受一次局长面对面的2个小时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
巡回课堂每次请不同的对象,有时是小商贩、饭店老板,有时是学校教师、医院职工、普通群众。跟不同人讲不同内容,局长刘国平深入浅出,案例直达人心。比如某村饭店食物沾染了鼠疫杆菌,毁了一家人;老人带小孩,买到发红的甘蔗舍不得丢,害了孩子;为什么防腐剂要精确计量;食物过期一天,将出现的危险概率有多大……经常他在台上讲,店老板在台下坐不住溜出去打电话,让员工快把某批货撤下来。
巡回课堂为群众普及了知识,也促进了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良心经营、诚信经营。截至目前,该局已举办课堂80余场次,培训人员3万余人次。
抓源头勤治理 实行智慧监管
食品安全出问题,往往是在储藏阶段就存在问题。对此,该局实施仓储批发企业色标管理,即将仓储食品存放划分为合格区、待验区、退召回区(不合格)三个基本区域,分别用绿、黄、红三种颜色标出,避免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回流。
该局实行送货车辆二维码管理。扫描随车二维码,就可查看车辆所属商家的名称、地址、车牌号、联系方式、经营品种等相关信息。目前,全县已有193家食品批发企业、526辆送货车纳入管理。
该局目前成功实现“食品批发企业二维码、票据二维码、送货车辆二维码、食品信息二维码”的“四码一体”监管模式,既方便消费者辨识食品真伪,也利于监管。执法人员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可以查看全县流通经营情况,实现了食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查、责任可追究。
叶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8年4月6日,叶县被授予河南省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县荣誉称号,成为9个获此殊荣的县之一。叶县食药监局先后被授予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市稽查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然而,叶县食药监局没有满足于现有成绩。今年,按照市政府、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该局早动员、早部署,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该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分片包格,全局人员共同参与,将农村消费需求量大的食品品类作为整治重点,集中检查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摊点、小商贩等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60余家次,对经营场所摆放混乱等情形的9家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9件,目前正在调查处理中。
□申 思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