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饿了么在中国烹饪协会指导下联合发布行业内首个配送箱(包)消毒标准。饿了么要求所有配送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接受岗前培训,注重个人卫生。要求配送人员根据配送箱(包)消毒标准每日清洁配送箱,在去除内部杂物后,使用清水、浓度为75%的酒精对箱内外擦拭、喷洒。饿了么自主研发了60℃恒温外卖箱,并要求配送人员清洗消毒配送箱后在《消毒记录表》中的相应位置进行签字,督导组也将不定期到配送站点进行抽查。
饿了么平台2018年12月已在江苏省全面启动“百万封签保食安”项目,免费发放试点商户,在配送的餐品上加贴专属包装封签。包装封签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遇到外力撕毁,会留下永久性痕迹,消费者可以通过封签确认自己的餐品在配送过程中是否原封不动,杜绝人为或意外因素的食品污染。
希望以后能继续得到贵局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共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餐饮消费体验。
程磊(美团驻南通办事处通州地区负责人):
我平台制定了《美团外卖商户入网六步审核制度》,对入网实行严格控制,规定资质齐全的实体店铺方可入网。第一步,业务人员前期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商户的实际卫生条件以及服务水平。如果经营环境符合餐饮业环境卫生管理要求,业务人员会对其经营环境拍照进行保存,并进入商家证照的初审阶段;第二步,业务人员初审证照信息,商家需要提供相关证照资质的原件,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授权书等。业务人员同时会初审负责人或授权代表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驾驶证等;第三步,总部品控二次核查,对上传的商家证照信息等进行验证,确保商户给出的证照及信息真实有效。经过品控严格审核通过的商家,方能予以上线。一旦发现提供虚假资质信息的商户,将被列入美团外卖“诚信商户黑名单”;第四步,总部风控定期筛查,对平台上所有合作商家进行系统筛查,如果发现在线商家存在一证多用或者证照过期的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城市团队整改,情况严重立即对商家进行下线处理并加入“诚信商户黑名单”,永久不得合作;第五步,业务人员定期巡店,业务人员定期对合作商户进行巡查,发现证照过期或者经营信息更换的情况,立即进行商户信息变更并重新提交总部审核,情况严重时总部可对商家做下线处理;第六步,用户投诉资质核查,美团总部在美团网站和APP上开辟投诉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商家资质等问题进行投诉,对投诉反馈情况核实并处理。
同时,我们制定了《美团外卖商户日常巡查八步拜访制度》,规定对已上线的商户,城市业务人员定期实地核查,对发现存在经营资质和营业情况变化的,要立即变更商户对应信息并提交总部审核;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停止服务,并要求商户整改方可上线;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立即停止服务并向城市经理汇报,由城市经理向监管部门主动报告。1、准备工作:查看商户资料,核对资质证照是否过期; 2、店面环顾:查看店内卫生情况及广宣物料使用情况; 3、拜访告知:和商户打招呼,简要沟通告知前来拜访;4、后厨检核:查看后厨卫生情况,不合规需要求整改; 5、来源追溯:了解食材采购情况,有隐患需要求整改: 6、销售沟通:沟通订单销量、活动运营相关销售工作; 7、非异分析:沟通非异订单原因、了解投诉处理情况; 8、致谢离开:检查拜访要点,致谢告知下次拜访时间。
主持人(於剑铭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下面请区市场监管局韩锡华同志宣传网络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韩锡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副科长):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证信息真实。
第九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
第十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量化分级信息,公示的信息应当真实。
第十三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送餐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
第十四条规定: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送餐人员应当核对配送食品,保证配送过程不受污染。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提供者还应当同时公示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信息。相关信息应当画面清晰,容易辨识。
主持人(於剑铭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下面请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曹雪松科长提工作要求。
曹雪松(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查科副科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这次集体约谈外卖平台的活动。
外卖平台事关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老百姓对餐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当前,外卖商家海量上线,在日益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我们的食品安全大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外卖平台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外卖商家在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经营的问题。法律法规赋予我们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职能,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了“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活动。我们通州区检察院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发现,通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未依法履行餐饮食品安全义务的情形,致使公众健康、社会公益利益受到损害。主要存在以下三类违法情形:一是未公示其营业执照:二是未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三是未公示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信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网络餐饮、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这些行为,导致网络外卖经营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利益,遂向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发出相关检查建议。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我们检查建议涉及的只是其中部分网络商家的部分问题。在当前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服务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实体门店、超范围经营等等,也期待市场监管部门和外卖平台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