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股通净流入额的行业分布来看,2018年食品饮料行业净买入规模最高,累计达569亿元;其次为银行和非银等金融行业,分别买入346亿元和287亿元。医药和家电分别净买入185和145亿元;电子净买入157亿元。由此来看,家电、电子、医药等行业市值占比在2018年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是由于行业下调对应资产价值缩水进而占比下降。
2018年12月末陆股通持股市值为6681.8 亿元,较前一个月减少105.6亿元;占同期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比例为3.92%,较前期上升0.12%。具体地,12月末陆股通持有的股票1919只,较前一个月增加21只;其中沪市持股843只,对应市值4437.2亿元;深市持股1076只,对应市值2244.5亿元
金融地产类行业占比涨跌不一。其中,银行占比继续提升0.2%至9.3%,非银金融占比下降0.5%至9.5%,房地产占比与前期持平。
就医药行业而言,前7个月陆股通持续大规模加仓医药生物,经历连续调整后,外资从8月开始抛售医药生物,且除11月反弹时加仓外,之后的几个月均为减仓,目前医药行业配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上游资源品类行业来看,总体加仓规模相对不高,但在钢铁、建材等行业涨幅突出的月份,对应股票的加仓规模明显提升。例如,6月和7月钢铁行业涨幅在各行业的市场表现中高居榜首,陆股通在这两个月对钢铁行业的净买入均有所增加,且净买入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靠前;11月钢铁大幅回调,陆股通相应减仓。7月建筑材料大涨且在各一级行业中涨幅排第二,当月北上资金对建筑材料行业股票的净买入额也相应提升,在各行业中属于买入额较高的行业。化工中的二级行业石油化工在4月、7~9月涨幅居前,陆股通加仓,化工行业净买入增加。
从一级行业来看,陆股通持股集中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大消费类行业以及金融行业。其中,2018年12月持股占比增幅较大包括食品饮料和公共事业,分别提升0.6%和0.5%;占比降幅较高的为医药生物,占比下降1.6%。小幅增加的包括交通运输、汽车、银行、农林牧渔等;小幅减少的包括电子、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降幅不超过0.3%。
原标题:【招商策略】2018年陆股通持股调仓全景图——聪明资金的“变”与“不变”
第一,2018年全年除2月和10月外,陆股通在其他各月均大规模持续加仓消费服务类行业股票。 4~6月受益于A股入摩,北上资金对消费服务的偏好逐渐增强,7月随着消费类继续下调,消费服务类的加仓幅度明显下降;9月A股入摩比例提高,外资在8~9月再次大幅加仓消费股,或意在趁8月下跌的机会“抄底”;10月消费蓝筹集体重挫,外资也相应减仓。
03
由此来看,家电、电子、医药等行业市值占比在2018年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是由于行业下调对应资产价值缩水进而占比下降。
具体来看,银行业市值占比在6月末降至最低点5.6%后, 7~10月金融市场表现占优,且陆股通持续买入,银行业配比连续6个月提升至年末的9.32%,全年市值占比累计提升2.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银金融从5月的7.1%连续提升至10月的10%,但最近两个月由于金融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差,占比出现回落,全年累计提升0.69个百分点。
北上资金流向与持股规模
第三,2018年全年外资对医药股的偏好呈下降趋势。1~7月外资持续加仓医药,但是其净买入额的占比却持续下降。在2018年5月之前,医药股强势上涨,部分重仓股票的估值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这或许也是外资放缓加仓的重要原因。之后在8~12月(除11月)均减仓医药股票。
陆股通重仓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责任编辑:
从2018全年各大类行业持股市值的占比变化来看,公用事业占比基本与年初持平,全年占比提升的大类行业包括金融地产、资源品和中游制造业,全年占比下降的大类行业包括消费服务、TMT和医疗保健行业。
细数2014年以来北上资金单周净流出超过40亿元的区间,主要包括了2015年A股暴跌前后、2016年9月、2017年12月、2018年初等阶段隔夜美股和次日A股大幅调整的时候。可以看出,A股的表现对外资的流向具有直接影响,当然外资的流出也会加剧A股的下跌;并且随着对外开放,A股在一定程度会受隔夜美股市场的影响。有时外资也会进行波段操作,及时进行收益兑现。如,2015年11月,在A股的短暂震荡反弹中,外资连续多日大规模净卖出前期买入的蓝筹。
04
陆股通持股的行业配置
2018年12月,持股占比增幅较大包括食品饮料和公共事业,分别提升0.6%和0.5%;占比降幅较高的为医药生物,占比下降1.6%。从二级行业来看,加仓比例最高的行业为银行Ⅱ,加仓比例为0.71%,其次为保险Ⅱ和房地产开发Ⅱ,加仓比例均不低于0.15%。减仓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化学制药,减仓比例为0.36%。个股方面,净买入规模最高的为招商银行,净买入25.25亿元;其次为中国平安,累计净买入18.61亿元。净卖出规模最高的为恒瑞医药,累计净卖出19.17亿元。
阅读 ()
消费服务成为配比降幅最高的大类行业,配置比例震荡下降,占比全年累计下调4.56%;TMT行业的配比呈现持续下滑状态,全年下降3.08%;陆股通对医疗保健行业的配置比例先上升后下降,在5月达到最大值(12.1%)后持续下降,全年累计降低1%。
12月末医药生物行业持股占比为8.4%,继续较前期大幅下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