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特殊食品新规解读
针对“互联网+食品”的监管挑战与企业责任,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专家,与百度外卖、饿了么、亚马逊、中粮我买网等网络平台及加多宝、果秀等企业的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基于食品安全前提下的食品产业与互联网的对接。
热点五:风险预警与交流形成行业共识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逐渐完善,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宁研究员、IUFoST 前主席杰弗瑞·坎贝尔(Geoffrey Campbell-Platt)的主持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科学松鼠会、康师傅食品安全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就健全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监管制度、开展风险交流与预警、食品安全认知调查分析、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风险交流、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等进行了交流。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教授的主持下,就广泛关注的特殊食品的政策与法规动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审请审批细则等政策法规进行解读。此外,来自雅培的专家,就美国特殊食品的法规政策及对产业界影响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致欢迎辞
大会主办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历经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打击与起伏已走过9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以共同破解中国食品安全困局为初衷而召开的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已连续举办八届。她回顾了大会为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所留下的足迹,“8年间,国际食品科技联盟组织了上百位国际知名的专家,年复一年地来到中国,使我们有了一个快速借鉴和分享全球食品安全理念、经验、教训和科学积累的通路;亦让全球同行有了一个真实观察、理解和客观评价中国食品安全的视角;8年间,我国食品科技界为国分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集起强大的,跨学科、跨部门的专家阵容,用长期的科学积累凝练”学术界共识“,在风险评估与危机应对、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等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领域,付出了巨大心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而形成了科技对食品安全独立、客观的整体话语权,并逐渐培育出一批代表学术界,专业、权威,对媒体和消费者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夯实中国食品安全科学基石的重要历史阶段,完成了我们自身的使命和阶段性目标。”
热点六:健康转型中的新机遇、新挑战
中国网4月20日讯(记者 袁嫦静)4月20-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17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延续前七届会议成果,以国际视角和权威、科技为主线,准确对应当下食品安全与健康两大热点。不断融入的新元素,让内容更丰富,层次更深入。
热点八:全供业链安全分享产业经验
热点三: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方法与国际对接
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新思维的主题,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际食品科技联盟、杜邦营养与健康、菲仕兰、雅培、法国乐斯福、金光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就营养产品中应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果蔬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健康食品配料等产业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享。
据悉,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目标,对应中国食品工业正在进行深刻转型与价值提升的需求变化,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印度、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67名国际知名专家及食品企业家进行了62个专题发言和现场交流,同时还邀请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部门领导,深入解读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注册、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政策与法规等行业热点,这些与企业界进行的面对面的探讨与沟通,力求科学地诠释和破解中国食品安全与健康中的诸多新命题,对中国食品与营养安全形成科技支撑。
(责编:李静、朱明刚)
在对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与控制技术标准化的研究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刘秀梅研究员与IUFoST前主席艾伦·莫蒂默(Alan Mortimer)主持中外专家进行了交流。AOAC国际董事会成员丹·施米茨(Dan Schmitz)就食品分析技术的全球标准化,刘秀梅研究员对食品微生物过程控制与检验技术标准化需求进行解读,全球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统一化科学家协调组织主席郝伯 (Huub Lelieveld)对为什么要协调食品法规进行了分析。
2017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现场
热点二:互联网食品安全倍受关注
面对畜禽制品的发展及安全挑战,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和美国农业部专家陈宏达(Hongda Chen)的主持下,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研究所的专家及欧喜集团、新希望六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工技术进展、微生物控制、药物残留标准与监测、快速检测、企业管理经验的分享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热点七:食品企业工程设计提升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