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购物中心的大规模建设,专业的招商团队和专业人员越来越紧俏,尤其是初次涉及商业地产的开发商。购物中心的招商团队很多都是纸老虎,貌似专业。判断招商人员的专业度,第一看文本,看下招商人员提供的资料中对于项目的商业定位、规划设计、业态布局、硬件设施和招商政策是否能够及时完整的提供;第二看图纸,图纸上显示的对于餐饮的硬件需求是否设置到位,铺位的划分是否好用;第三看背景,重点考察开发商的背景和招商团队的背景。
湖北一位餐饮同行在购物中心投资了两个餐饮店,前后投入了500多万,但就是因为招商团队的不专业,整个商场到最后都没有具备开业条件,大量商铺空置,500多万的投资款血本无归。
九、消防问题:
餐饮人不得不关注
曾有这样的案例,某餐饮同行在购物中心装修好申请消防验收时,因逃生楼梯不足通不过消防检查而不能开业。但是购物中心本身的结构又不适合再添建逃生梯,结果自然造成购物中心与承租人之间互相指责,推诿责任,酿成诉讼。
购物中心在对外租赁时一般需要过两道消防关,一是房屋在竣工验收时应取得的房屋消防验收合格证书或备案登记;二是将租赁房屋用于餐饮经营场所时在开业前应通过的消防安全检查。前者是购物中心的责任,后者一般是租赁方的责任。
十、“蓄意模糊”的招商租约:
多是陷阱
这是在购物中心进行餐饮招商时最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租约欺诈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主观上有意地利用信息不对称,在租约某些条文中做文章。或笼统,或简约,或避而不谈,或偷换概念,以图给租赁方多加一些责任,给自己多留一些权利。轻者是为己多留些回旋缓冲余地,重者则属于暗下圈套,攫取不义之利。
2、租约内容简单笼统、残缺不全。出了问题往往无案可稽,后遗症较多。常遗漏 (或笼统模糊)的合同要点如下:
承租方想更改店牌及商品主打品牌,有没有自主权?有多少?
承租方想转租或分租,租约的责任义务(包括权力)由谁承担?
承租方每日必须在何时开业、关门?违约该如何处理?
承租方可以在周围开设同类分店吗?可在多远以外开店?
空场后如果商家店内起火,管理员可以强行破锁进店吗?有哪些紧急情况可以这样做?其损失由谁来承担?
3、开发商对承租方,普遍重视合同的制约功能,忽视合同的激励、引导功能。只强调“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缺乏“鼓励做什么,奖励做什么”。这是强制性管理习惯在招商租约方面的反映。
——《蜀邦餐饮》时刻和餐饮人在一起!
关于蜀邦集团重庆蜀邦餐饮管理公司着力于连锁餐饮品牌塑造、餐饮项目策划营销、连锁品牌运营管理、连锁店筹备,并提供前后期技术设备支持。蜀邦公司的川式特色餐饮运用了国际先进的特许经营模式,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为加盟商提供标准统一的运营管理、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店面设计、广告策划、营销推广、产品配方。
餐饮 购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