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提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现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级政府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形成了部门有机联动的监管机制,特别是现在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日益完善。
食品安全很复杂,因为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牵涉到很多人、很多程序。这一食品链条上的任何环节都可能令食品产生安全问题。很多事故是由那些意欲通过使用廉价成分牟利、想铤而走险逃避监管或搞不实标注的人引发的。不过,不是这样做就一定会让食品不安全。我们必须将食品欺诈行为与食品安全问题区分开来。只有当食品不安全了、危及人们的健康了,才叫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欺诈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处罚,但它有别于食品安全问题。
在参与中国的食品安全事务十年之后,我和陈君石博士一起编了《中国食品安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此书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广泛覆盖食品安全各领域的著作,涉及科学、技术、管理、法规、各种商品和国际贸易。对于每一个有兴趣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人,此书应该可以起到参考资源的作用。
延伸阅读:
学术界则必须明白,他们有责任提供科学研究数据和成果,供企业和政府的监管使用。他们还需要负责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工作者,并向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媒体的职责是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向公众提供食品安全信息。
中国的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
想要在中国创建强大的食品安全文化与体系,必须让社会的五个支柱都参与进来。这五个支柱是政府、产业、学界、媒体,以及最重要的——消费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4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生产安全食品的主要责任在食品企业和政府身上。食品企业应该意识到,安全食品是生产出来而非监管出来的。企业必须一直把保持卫生条件等食品安全成本计入它们的总生产成本。政府则应该制定清晰的食品安全法规,确立精准可行的监管体系,以确保企业和食品链条上的其他参与者不会让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土壤整治,探索实行轮作休耕等制度,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粮食会越来越少,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