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掉包式的恶意打假日渐增多,超市业与打假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超市行业地域性较强,同行、同乡抱团对抗,加剧了冲突的激烈性。
在通州拥有一间大型连锁超市加盟店的陈辉(化名)表示,自己的超市一直以来都是打假人光顾的重灾区。对于相对专业程度较高的打假人来说,小超市索赔金额低,赔偿时间长,对他们已经失去吸引力。大型超市一般都是厂家赔付,有的考虑到企业形象,无论花多大代价都会把事情平息。
5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路一白色现代轿车被多人截停后打砸。据报道,该事件原因为北京大量超市业主不满“恶意打假人”,以将过期商品藏入超市后再购买的方式进行勒索,后涉事的8名“打假人”被大屯路派出所带走。
“如果碰上掉包式打假的人,肯定要打架。”陈辉说,现在老板们怨气很大,只要一家遇到恶意打假,当事老板就会把打假人的照片传到群里,供大家辨认。如果是碰到连续作案的人,大家很可能动手。
警方表示,打假人在打假时,也需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索赔,更不能打着打假的幌子进行敲诈勒索,否则就会触犯法律。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对抗与“围剿”
在栾辉看来,这些打假人掌握的法律法规有时候比食药监人员还要专业。这类打假人也更易引爆超市老板的情绪燃点。
陈辉作为通州当地超市行业协会的会长,被同行认为是能“攒事儿”的人,其他店主在遇到职业打假人的投诉后,往往会找他求助。近一年来,他收到过北京各城区店主寄来的求助材料、视频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