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探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责险“破冰”成就“浙江格局”

浏览: 来源:
坏蛋之风云再起429 坏丫头 音译 欢畅大领主 欢欢文苑旧文章 欢乐中国行走进恩施 还魂草19楼 豢养母老虎 荒岛祖坟 荒唐传说之无间道途

  中新网杭州8月31日电(记者 王逸飞)国内某视频网站上,一部名为《爱的保险单》的微电影上传不久,点击量便上升至近5000次。虽未经有规模的商业推广,该片还是以其细腻的“亲情”表达方式,赢得了网友“情节出乎意料,感动”的点赞。

  这是一部讲述患癌母亲帮助儿子开面馆创业,“偷偷”为面馆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因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存在缺陷,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依法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下称食责险),而该保险在其离世后帮儿子渡过经营难关的微电影,不仅用“母爱”触及人心,更串联出食品安全这一社会“大爱”。短短十五分钟的“光影”,也让食责险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值得注意的是,该微电影的“幕后导演”并非来自民间,而是作为“官方”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这背后,如同食责险成为《爱的保险单》主线,当下其也是浙江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点工作之一。

浙江省食责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 祝晓艳供图 摄

浙江省食责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 祝晓艳供图 摄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监管仅靠监管部门难以管到位,必须发挥全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全力推广普及食责险正是浙江着力探索的重要途径。”浙江省食安办专职副主任、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说。

  众所周知,目前全国范围内食责险试点省市虽达20多个,但由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投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其发展仍显缓慢。而在浙江,食责险推广却有“风景独好”之势:截至6月底,该省已有10435家单位投保,保费收入达3344.95万元人民币(下同)。

  率先创建省级食责险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并制定会议制度、创建全国首个市级食责险运营服务中心、拍摄首部以食责险为主题的公益微电影……浙江“渐入佳境”的背后,是一项项全国首创陆续落地。而该省主动作为下的食责险探路,也成就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浙江格局”逐步呈现。

  食责险推广的“浙江速度”:参保主体破万家

  炙热的夏季虽正步入尾声,但浙江舟山人仇保平(化名)经营的餐饮排挡却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排挡里每天的“人来人往”,让仇保平打心里乐开了花。

  这家排挡仇保平已经营多年,也支撑着其全家的生计。不论购置原料还是制作,仇保平都亲自“把关”,可谓事无巨细。“安全卫生是做生意的根本,有过教训了就一定不能再犯。”他说。

  数月前,几位客人在仇保平排挡用餐后,因餐饮原料问题,次日一早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陆续住院治疗。事发后,仇保平第一时间对排挡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前往医院探望病人。同时,翻出参保食责险270元、每次事故每人最高赔偿10万元保单的他,也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电话。

  凭借这张保单,保险公司对住院食客进行了快速理赔,一次性赔付包括医疗费在内的费用数千元。得到食客谅解的仇保平直言:“食责险降低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但却提升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这次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保险的作用。”

  令仇保平体味深刻的食责险,对全国餐饮经营者、社会公众而言,其实还属新鲜事物。

  去年初,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食责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将食责险试点情况纳入地方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企业投保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和分级分类管理指标体系。同年4月,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责险”,为开展试点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属新事物,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食责险在国内各地已显现出推广难问题。《经济日报》此前报道,由于民事赔偿法律体系需完善、食品生产企业主动投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食责险在多地“叫好不叫座”,投保率偏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的“逆势而上”尤为引人注意。

  记者从浙江省食药监局了解到,仅去年一年,该省像仇保平一样选择参保食责险的单位便达到8957家,保费收入3120万元,保单金额291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投保单位增至10435家,较去年增加16.5%,保费收入为3344.95万元。一年半来,在浙江各地累计已有46起食责险理赔案例,赔偿总额约8万元。

  用卢永福的话说:“浙江食责险推广工作正‘打开局面’、‘渐入佳境’。”而需指出的是,浙江在一年半时间实现参保单位“破万”、创造“浙江速度”的同时,据媒体报道,国内20余个试点省市投保单位总数也不过为1.6万余个。

  在卢永福看来,推广普及食责险,是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和浙江打造食品安全强省的重要一环。他也用“减压”、“赔偿”、“稳定”、“共治”四个词,解释了食责险的作用。

  “它有利于分散和转移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压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及时获得经济补偿,保障群众利益;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避免或防控群体性事件发生;食责险还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卢永福说。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曹明华也评价:“食责险是超前的举措,用保险工具来参与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在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可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保险杠杆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险可提升企业食品安全水平,在事前和事中进行风险防范,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出险概率。”

  作为保险领域专业人士的曹明华直言:“食责险作为商业险,并不具备强制功能,在此情形下浙江的推广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其经验也值得探讨和复制。”

  发力“多赢”的“浙江力度”:官方作为打开突破口

  如曹明华所言,食责险推广“跑”出“浙江速度”的背后,离不开以官方作为为支撑的“浙江力度”。该省近两年为追求消费者、监管部门、保险业“多赢”局面的发力,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浙江经验”。

  所谓“多赢”,用卢永福的话概括,即“及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看,这样的局面正在该省逐步形成。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