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多数食客一样,麦格对3D打印食物的味道持怀疑态度。“不用想就知道,美食饕客都会质疑这种烹饪方式。”多伯森对此的解释却是,“我是确定食物好吃才会做这个项目。我并不希望机器替代厨师,而是想和厨师们合作,看如何让技术与人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离开门还有5分钟,位于伦敦肖尔迪奇区的“食用墨水”门外就排起了长队。这家餐厅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所有食材都被打成了糊糊,再通过注射器一样的喷嘴挤压到板子上,然后装盘。
创新之间的火花
“我们很在乎口感,所以加入了藻酸钠;我们也非常希望给食客更多的感官体验,所以加入了玫瑰和薄荷精油。此外,每道3D打印菜肴都自带一份非打印食物,以便人们对比。”多伯森说,店内使用的食材包括豆泥、奶酪、巧克力和面团,菜品的味道主要由添加的酱料决定。
英国《VICE》杂志记者黛西·麦格上门试吃时,“食用墨水”的打印机正在制作“橄榄油鱼子酱”。只见球状固体从管子中挤出,凝固后落进培养皿似的盘子里。“打印技术最赞的地方是,作为高度自动化仪器,它能不断地自动复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多伯森解说道。
他相信这个期限不会太长,相信差不多两年后,每个人就可以自己“打印”周末大餐了。“你从超市购买已处理好的原料,然后下载制作程序,再印出来。这将成为主流。”多伯森笑言。
他口中的厨师,是两位来自西班牙分子料理餐厅大厨,马泰奥·布朗和约尔·卡斯丹妮。“最初我确实不信。”布朗说,“但尝试后已经证明,我们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3D食物打印机,是一款可以把食物“打印”出来的机器。它使用的不是墨盒,而是把食物的材料和配料预先放入容器内,再输入食谱,按掣,余下的烹制程序会由它去做,输出来的不是一张又一张的文件,而是真正可以吃下肚的食物。正如餐厅官网上所写:“我们的任务是寻找美食与创新之间的火花,为食客提供全新体验。”
3D打印食物问世有些日子了。不过,此前人们“打印”食品都得在微波炉式的盒子内完成,而这家餐厅使用的是一家荷兰公司推出的开放式打印机。“最形象的形容就是:机械化。打印机的运作原理和糕点师裱花是相同的--处理成糊状的食材通过仪器挤出,堆叠成数字文件中的三维模型。”“食用墨水”的负责人安东尼·多伯森指出,机器手臂的精密程度远超人手。
然而,比起这种就餐方式有多“新”,人们的“吐槽”大多集中在价格上。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批评人士的话称,怎么会有人想花250英镑,用塑料餐具吃一堆糊糊呢?
听起来这似乎不大刺激味蕾,但这却正是这家充满未来感的餐厅的最大卖点--全球第一家3D打印餐馆,从食物到餐具,甚至桌椅,都由3D打印技术制作。白天,这里是一个展示空间,人们能在此看到3D打印机的工作过程;晚上,这里摇身一变,成了精品餐厅,每晚只接待10名幸运客户,食客在花费250英镑(约合人民币2216元)后,可以享受9道3D打印的菜肴。为了营造“未来世界”的气氛,餐厅还提供VR耳机和音乐,让食客享受完整的、由机器创造的用餐体验。
“橄榄油鱼子酱”可以上桌了。“食材是不变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给顾客。”卡斯丹妮说。麦格接过“鱼子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鱼子酱’在口中爆裂开,和厨师们说的一样,口感和真正的鱼子酱没什么区别,咸咸的,有橄榄油的味道。”她说。
“我们可以创造新技术,但我们对食物一无所知。”荷兰公司的CEO妮娜·霍夫透露,“3D打印食物对食材状态要求极高,我们需要与厨师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将机器调整至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