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却不太愿意失去传统烹饪带来的快乐。“我不知道当‘你收到一封新邮件’变成‘已为您制作好一道菜之后’,我们会失去什么。”在厨房里搅拌烩饭时,麦格感慨道,“3D打印食品是令人兴奋的发明,我很期待它能打印披萨饼的那一天,但在那之前,我还是会继续搅动木勺。”、
在多伯森看来,“食用墨水”将扮演对话平台的角色,对话内容则是新兴技术如何挑战和改变我们吃饭、创造、分享和生活的方式。“3D打印食物能帮助咀嚼困难的老年人进食;对不肯吃蔬菜的孩子,则可以将维生素打印成糖果,或是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
多伯森承认,3D打印食物发展到像麦当劳那样充斥街头巷尾,还得花一段时间。“这种技术还处在第一代,现阶段,我们认为做好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餐厅就定位在米其林水平。”
继伦敦之后,不久的将来,3D打印餐厅将出现在世界各地,其潜在落脚点包括阿姆斯特丹、罗马、巴塞罗那、柏林,纽约、新加坡和迪拜等。
“我宁愿吃汉堡薯条,省下240英镑存起来。都不会为只有一口量的晚餐支付2.5镑,更别说250镑了。没想到人傻钱多的家伙真的存在。”英国网友“Johnnyboy”对此嗤之以鼻。美国网友“squidawrd”则认为,“几年后,3D打印菜肴也许就会便宜10倍了,我还是等到那时再尝吧。这也许是美食的未来,但并非下一步。”
于是,霍夫找到了多伯森,两人一拍即合。“我从小就对科幻小说感兴趣,盼望虚拟科技能与现实结合,而3D打印技术为此提供了契机。于是,我开始思索3D打印该如何在大众中推广,最后得出结论--美食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寻找美食与
“吃3D打印食物,就像在喝干净的营养汁。”他表示,为保证食品有足够的密度,在制造食物“墨汁”时还需加入其他成分,“我们借鉴世界各地的分子料理,比如添加海藻和琼脂以增加稳定性”。
食材是不变的,只是提供方式不同
用科技传递体验,在今天品尝明天
不久前,一家名为“食用墨水”的餐厅在英国开张,这家餐厅希望“将3D打印等高科技带入日常生活”,带给食客高科技的用餐体验。兼容营养和健康理念的高新技术,能否引领餐饮业的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我们的愿景其实超越了科技本身。没有了艺术、音乐、诗歌、哲学、文化传统,科技毫无意义。而我们是想要通过科技去传递这些体验,或者说在今天品尝明天。”多伯森如数家珍地列举3D打印食物带来的种种变化--从下载个性化菜单到令冰箱更容易清理。“无论你的冰箱里有什么,只要搅碎了放入打印机,就会出来一道菜。”
相较这些专业或生产领域,3D打印对于普罗大众的影响力还很平庸。食品行业被认为是3D打印快速普及的突破口,一方面它代表着未来食品加工业的方向,另一方面民以食为天,消费者能更直观的接触、理解和接受这项技术。
如果你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话,你一定对剧中医生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患癌器官,从而确定在哪里下刀的剧情有所记忆。事实上,不仅仅是医疗行业,包括模具制造、工业设计、建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当下都开始重视起3D打印技术所带来的革新意义。
“我知道一些人看到食物是从机器里出来的,多少会有些异样的感觉。但无论你多么注重养生,也得明白现在的食物大多是由机器制作,其中含有添加剂。至于我们餐厅,菜肴都由天然食材制成,可以说相比之下更营养、更健康。”多伯森介绍,餐厅的食材中含有从巴塞罗那郊外的花草和草药中提取的营养物质,还富含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