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赤峰市召开2016年第二次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各旗县区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研究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讨论稿)》,并就下一步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赤峰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内蒙古家畜存栏第一大市、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食品药品安全至关重要。赤峰市食品药品企业67000多家,占全区总数的1/5,食品药品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以及食品经营户小、散、乱等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把学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药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相关决策部署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坚持党政同责、属地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期完成食品药品安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会议要求,要全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赤峰建设,努力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各旗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照自治区政府印发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和即将印发的《食品药品安全内蒙古建设验收评价手册》两个重要文件,认真分析梳理本地区、本部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和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自觉履行职责,各尽其责,全面完成食品药品安全赤峰建设各自承担的工作目标任务。要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切实形成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合力,切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要加强保障措施,夯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基础。各旗县区要深入落实自治区政府“四有”要求,统筹抓好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工作,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部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补齐苏木乡镇监管短板,着力构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早日实现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信息可查询、来源可追溯、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要充分发挥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既要协调各部门抓落实,又要督促地方负总责;要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总责,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要统筹做好指导督促、考核评价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形成协作联动机制。要继续强化行业自律,大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建立、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监管信息公开制度,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环境,努力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管理监督、行业自律负责、行业规范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