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3月15日晚,央视曝光了一桩洋奶粉丑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澳大利亚“澳妙可(OZMILKO)”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篡改产品保质期行为。问题奶粉有两批,共52312罐,目前已发现997罐奶粉的罐底产品保质期有明显擦拭后重新喷印的痕迹,19256罐奶粉的中文标签与罐底的产品保质期不符。有的中文标签标注着保质期为2014年5月,而罐底喷制的保质期为2015年10月。
“涉案”的主人公为澳乳食品有限公司(OZDAIRYFOODSPTYLTD),后者位于澳大利亚第二城市墨尔本,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当地乳企,成立至今已有30年历史。公开资料显示,澳乳公司在澳大利亚当地拥有三个专业化制造工厂,同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还有一个生产基地。
但澳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海波对记者说:“这完全是一个骗局!澳乳对外的宣传很多都是虚假的,他们在美国根本没有工厂,那只是一个办公室而已。”
江苏明欣药业一位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澳乳公司的单方面违约,使得明欣药业3000万元的货款至今没有下文,以至蒙受巨额损失。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一个关系着澳乳公司、澳华集团以及众多中国奶粉代理商的利益纠纷开始浮出水面。而此次的篡改日期也似乎正与此有关。
来自中国独家总代理的诉讼
“我们已经把澳乳公司告到了澳大利亚高院,这是有史以来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诉讼案,索赔标的高达1.2亿澳元!”时隔一年半后,陈海波在向记者讲述他与澳乳公司合作的经历时,情绪依然激愤难平。
陈海波是澳大利亚著名华人,曾陪同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一同访华,身兼澳大利亚澳亚国际工商会会长、澳大利亚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澳华国际教育基金会主席数个职位。
2012年,澳乳公司找到陈海波,提出希望向澳华集团供应婴儿配方奶粉,并承诺澳华集团作为中国地区独家总代理,期限为15年。陈海波就此注册了OZDAIRYFOODSTRADINGPTYLTD专门负责澳乳公司奶粉销售业务。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澳乳公司就公开宣布与陈海波“分道扬镳”。澳乳公司于2012年7月23日正式终止了和OZDAIRYFOODSTRADINGPTYLTD公司的销售合同,并表示,OZDAIRYFOODSTRADINGPTYLTD不再是OZMILKO品牌产品在中国的经销商。澳乳食品有限公司与陈海波之间不再有任何合同和商业关系。与此同时,澳乳公司还表示,目前在中国没有OZMILKO品牌的独家代理商。
对于双方闪电“分手”的原因,陈海波表示:“那是因为澳乳公司收了我们的钱却没有按量发货,我们和代理商要求退还货款,而澳乳公司却置若罔闻,随后便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
陈海波对澳乳公司的生产能力提出严重质疑,“对方说他们美国有生产基地,但是我们派人专门去查看,发现那里只有办公楼根本不是工厂。他给我们看的视频里,有大片的牧场和生产设备,但后来我们发现澳乳公司的生产能力与其宣传的并不相符,很多还是请别人做的代工。”
“这就解释了澳乳公司为什么不能给我们供货,因为他们收了太多中国奶粉商的钱,产能却根本跟不上。所以3个月内我们就闹翻了。”
2012年7月后,澳华集团聘请了澳大利亚林肯律师行、摩根律师行和英皇律师等三大律师行组成的律师团对澳乳公司发起诉讼。今年内有望完成一审判决。
澳乳的招商骗局
2012年初,刚与澳乳公司达成协议的澳华集团为拓展炙手可热的中国市场,在中国商务部的推荐下,找到了江苏明欣药业,后者在国内具有较为完备的仓储体系和分销能力。
“明欣药业是我们在中国最大的客户,也是这次骗局中损失最惨的一家代理商。”陈海波告诉记者。
据澳妙可代理商江苏明欣医药有限公司一位曾负责奶粉业务、现已离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款澳妙可奶粉系由澳大利亚乳制品公司OZDAIRYFOODS生产。
“当时明欣医药并不是与澳乳公司直接签订合同,而是与澳华集团和福建经贸口岸有限公司签订经销的三方协议,澳华作为中间商,承诺使明欣医药成为澳妙可奶粉在国内的总代理商。”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按照当初协议,明欣医药以2000万元的价格,通过澳华集团向澳乳公司购买了20集装箱奶粉,但2012年9月16日到达明欣医药仓库的却只有3集装箱货物。后续的货物则一直迟迟没到,这也导致明欣医药无法顺利开展代理。“澳华集团还曾特别因为这件事主动提出要替我们与澳乳公司交涉打官司,然而至今无果。”
2012年3月,明欣药业与澳华集团联合江苏泰州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府,在泰州姜堰区搞了场声势浩大的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在泰州姜堰为澳乳公司的OZMILKO品牌建设中国区运营总部。
出席该活动的墨尔本市副市长卡尔在当时表示,澳乳公司有计划在该项目上投资5亿元,并在姜堰镇打造墨尔本·姜堰奶制品产业园。
但4个月后,该总部项目流产。而陈海波称:“包括政府在内,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当时澳乳公司甚至还没有向明欣药业进行供货。”
明欣药业的前管理层人士说,公司曾对OZMILKO奶粉项目寄予厚望,并在北京、大连、江苏、广州、湖北都在做市场,做商超,甚至还在中央电视台投拍了广告片。
“但后来网上铺天盖地的出现了OZMILKO的奶粉,明欣药业下面的分销商就质疑了,怎么你说你是总代理商,其他地方还有货,而且价格还比你的低?”
当时,OZMILKO在国内的名称被译为“美澳励”,后来北京的经销商又译为“澳妙可”并注册了商标。OZMILKO在中国的代理和分销路径变得极为混乱,而陈海波认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指向澳乳公司。“澳乳先让我们付50%,然后说全额付清就给你多点折扣,我们当时也要得急,于是就全付了,结果找不到人了。后来发现,澳乳绕开我们和明欣药业去接洽了其他中国代理商。”
在中国工商网上能够查到,美澳励商标是在2013年6月7日经澳乳公司注册的,同时明欣医药也在2012年至今不断申请注册美澳励商标但一直没有被审批通过。此外,查询澳妙可商标,更是存在澳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明欣医药、温州市昌融贸易有限公司、南昌金鼎营销有限公司和成都陈唐黎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申请注册。
成都陈唐黎商贸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公司代理的澳妙可是从澳大利亚工厂海运进的货,除了已经卖掉的,现在仓库内还有没卖掉、马上要过期的货品,厂家当时就规定过期货不换不退,所以正在想办法怎么销毁这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