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县赤水镇贾家村李家堡村,记者采访到当地负责采购韭菜的代办闫三娃,据介绍,贾家村种韭菜已有20年历史,最早是有人从西北农学院引入,大家看到韭菜的效益好,便越来越多的人栽种韭菜,现在多数种植的是从河南引进的平顶山99-1品种。
赤水镇贾家村共9个自然村,其中李家堡种植韭菜的面积最大,全村四百多亩地,就有三百亩韭菜。村民李建军说:“村里没有什么庄稼,90%以上的村民都种韭菜,每家至少四五亩。”
下一条: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闫三娃家里有电子秤,每到割菜季节,村民开了三轮来交菜,几十户人家的三轮和收菜的大卡车,将闫三娃家门前村道完全覆盖,“在韭菜的盛产期,一天最低也要发20余辆车,早上4点多就已经开始割菜,到9点左右割完,装车花一个小时,西安等地来拉菜的车,在中午之前已经拉到目的地。”闫三娃说,“还有渭南蒲城等地,则在下午来割菜,晚上运回去,第二天便上市了。”
韭菜是四季不离的家常菜,近些年也成为农民经济收益的来源之一。
老韭菜不能吃,要先割了扔掉,等长出新韭菜才行。开始收菜在农历八月十五,就是国庆节前后,收割有时间性,杨天爻说:“若割得次数太多,秋韭菜便长不起来。九月韭佛开口,所以霜降跟前的韭菜最好。”这时可以连续割两茬,另外就是开年后清明节割一茬,一年总共三茬。
杨天爻今年已68岁,和老伴一起种了4亩地,因为儿女们常年在外打工,所以韭菜从栽种除草到收割,4亩地全靠两位老人照看。
从中秋节忙到大雪前
每年的3月份要撒种子下苗,等到7月份栽到地里去,一两个星期就得灌一次水,“这是新苗韭菜,老韭菜不用浇。”杨天爻说,“种韭菜每三四年一轮,然后就得换地种。”
据闫三娃初步估计,每年经他采购的韭菜,就可以为周边农民带来近三四百万元的纯收入。其后,记者从华县果菜局了解到,全县共种植韭菜6500亩,总收益在1000万元。其中露天韭菜5500亩,年收益每亩为4500元左右,大棚韭菜有1000亩,年收益在7000元到8000元之间,有时候好了可以卖到万元以上。
四亩韭菜两万元
露天韭菜在霜降后就没有了,而大棚韭菜在农历十一月初上市,还可以延续一个月。华县种植的韭菜几乎将渭北全部覆盖,另外是销往西安、三原、阎良、咸阳等邻近地区。
上一条:吉林长春百万亩农田遇罕见虫灾8月9日,记者来到华县下庙乡田村,村民杨天爻正在地里除草,他头戴草帽,脚穿布鞋,蹲在地里一步一步往前挪动着,用手里的小刀不断将韭菜周边的草挖掉。
闫三娃自己就种了14亩韭菜,七八亩是自留地,另外还承包了7亩地。他干了15年采购,每年从农历八月十五一直忙到十一月底大雪跟前结束。“韭菜效益好,大家多是几块地轮流割菜,一半大棚,一半露天,错开时间可以获得更好收益。”
种韭菜很劳累,浇水除草要不断进行,但比种其他庄稼收益好。这四亩韭菜地,每亩收入在四五千元左右,杨天爻每年可获收益近两万多元。每到收韭菜时,早上四五点钟就到地里了,因种植面积大小雇人来割菜,每人每小时按5元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