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22名市民当起食品安全“护航员”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我市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浏览: 来源:

  童北海

  一、我市推进循环农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推进循环农业这一目标,着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以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循环农业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立体农业型。我市已构筑起了一幅贵溪的竹笋、林茶,余江的生猪、药材,月湖的小英葡萄,龙虎山的天师板粟立体现代农业发展图。全市70%的新栽幼果、茶、林园中套种了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果、林园里放养鸡、鸭,稻田里养鱼、养黄鳝、泥鳅等多种形式的多层次立体农业。一方面,通过建立生物循环系统,改善环境,培肥地力,增加产出;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通过合理安排空间时间,发挥土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2013年全市林、茶、果园套种大豆、花生等作物4万余亩,新增产值2200余万元。江西天施康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已在余江各乡镇油茶、林果中建立了11个夏天无药材示范基地,面积达6000多亩。种植农户年均增收12000余元。

  2.循环农业型。通过以沼气为纽带(人、畜、禽排泄物入池发酵,沼液用作庭院和大田肥料,沼气用作生活能源)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与庭院美化、绿化、净化相配套,与“猪—沼—果—鸡(鸭)”、“猪—沼—林—鸡”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相连接,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经济生态”双赢,达到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再生增值化。2013年鹰潭市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获中央预算内396万元支持,项目建成后,可向690户农户供气,对加强我市沼气服务体系,提高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效率发挥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建成沼气2万余个,带动年生猪养殖73万头,沼气户年直接增收6000余万元。“一口池、一片果(菜、林、鱼),一户小康人家”,正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新景观。余江县2003年就成为全省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县。

  3.品质农业型。我市始终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优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一批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放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放心农产品销售窗口,实现绿色生产,干净消费。目前,我市拥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2.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2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4%。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论证39个。绿色食品论证4家。贵溪宏友贸易有限公司在雷溪投资1200万元建立120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曾被上海世博会指定为专供蔬菜基地。贵溪金沙蔬菜加工厂和韩国华丰商事会社联合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的一条年产3000吨无公害蘑菇罐头生产线,为农户新增收入350万元,为国家创汇530万美元。鹰南贡米投资1000多万元,新增15万吨绿色大米加工产能,直接带动农户的收入比上年增长10%。

  4.休闲农业型。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快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一、二产业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旅工农产业化生产体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我市以塔桥早熟梨、上清天师板粟产业为切入点,发展观果型、观花型、文化型、餐饮型“农家乐”、“乡村游”。已初步建成以景区带动、城郊休闲、生态观光及民族风情等4种模式,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全市已有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3a级乡村旅游点及350余家农家餐馆和旅馆。

  二、推进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由于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思维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对生态循环农业认识不足,特别是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至深,很难掌握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严重影响了我市生态循环农业的推进。

  2.技术开发推广落后。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依托,不断进行技术开放、技术创新,然而我市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技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等问题,技术推广工作依然存在“一张嘴,两条腿”老办法,致使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展缓慢。

  3.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2013年我市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已上升到32.5公斤,而有机肥用量亩平却不到400公斤,单一的化肥长期大量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引起土壤板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药使用不当,使部分蔬菜等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膜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增加,造成农作物减产。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