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握机器人的喷嘴可以水平移动,使用更多材料在地基基础上来创造建筑,它还可以在建筑物上面增加动态纹理。在浇筑一层全新材料的时候,为了加速材料的干燥固化速度,抓握机器人还配置了一对加热器,这对加热器可以吹出热风,热固大理石混合。由于材料坚硬,支持在水平方向进行扩展,因而机器人可以打印屋顶或其他悬臂结构。
可以肯定的是,Minibuilders将在未来建筑机器人领域里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项成果代表了生物机器开发与控制方面的重要一步,能够刺激、训练或培养它们来工作。这种系统最终可能发展成一代生物器,用于药物递送、手术机器人、“智能”移植、移动环境分析器等。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的主部件,有两个装有液化合成大理石的大型圆筒,大理石经独特的配方制成。气胎注射筒会通过长长的管子推动材料,那些管子将被安置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与三个敏捷的专业附属机器人协同工作。有些研究人员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建筑师,把自己的建筑构想通过一个巨大的独立机器变成现 实,而Minibuilders的团队扮演角色就像是一个“包工头”,在建设过程中“招募”各相关领域里的建筑专业资源。
有感情的机器人:读懂表情
该研究项目似乎是针对那些残疾人士开展的,因为有一台可以自动装配、并且在需要时刻能够自动翻转的椅子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但是,这个创造对其他人来说,也有很多可开发的潜力。
该系统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最新研制的,这两个机器人装配着轮子,一个释放无线信号,另一个探测接收信号强度。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根据需要都可将其简单组装成不同家具的小型模块化机器人——它可以是桌子、椅子、长凳或者任何东西。这比选择一件功效单一的特定家具可实用太多了。
和构建传统建筑物一样,建筑流程需要从一个坚实的地基开始。“地基机器人”是一台装配了传感器的设备,可以沿着地上标记的线进行工作。建筑师可以在建筑台上面先勾勒出建筑的轮廓,然后地基机器人就开始进行连续螺旋式循环,浇筑好前20层建筑材料。基本上,我们可以把这个地基机器人看作是一个从底层开始堆积建筑材料的“建筑师”。
新设计的生物机器人受自然的肌腱骨骼启发。用3D打印水凝胶制成的主骨,既能支持生物结构,又能像关节一样弯曲。再把一条肌肉锚在主骨上,就像肌腱把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生物机器人的速度由电脉冲频率来控制,频率越高,肌肉收缩越快,生物机器人也就走得越快。
一旦地基铺好,建筑工人可以把一个“抓握机器人”紧夹在地基上面,它和地基紧密的黏合在一起,瞬间就能变成从世界上最先进的 “小铲刀”。
造房子机器人:或成为未来主流
其运作方式基本上和同类型的无人建筑机器人一样,逐层浇筑流体建筑材料。但是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打印的建筑体积更大,而且设计方法也与众不同。
美国加州大学最新研制一款具有“透视眼”能力的机器人,在两个机器人之间释放无线信号,通过测量信号强度的变化,可观察发现墙壁内部的物体。该技术可用于寻找困陷在建筑物中的伤员,或者监控家中的老年人。
(本报综合报道)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了1000只组装简易的小型机器人组队。他们为这些小小的机器人提供了多套算法,这样它们就能移动形成多种形状。
“蜂群”机器人:自行组队
通过测量无线信号的衰减情况,机器人可以绘制一张视觉地图,呈现观测大约100秒的透视景象。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误差不超过5厘米。
目前,这套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组装所需花费的时间,而是如何开发出一套可以精准控制这群小机器人的算法。
“骨骼肌细胞很有吸引力,你可以用外部信号来调整它的步调。”巴什尔说,“比如设计一种设备,让它能在感觉到某种化学物质或接到某个信号时开始工作,可以使用骨骼肌。我们把它作为设计工具之一,工程师在设计时,还有不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