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全面阐释《泉州制造2025》的编制情况和要旨。他说,泉州是我国制造业名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饮料、卫浴建材、石化等产业形成了九大集群。2013年,泉州市工业总产值超过一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5年保持全省第一。泉州制造业还具有独特优势,即:著名侨乡、海丝起点,素有经商传统;与台湾“五缘”深厚;民营企业家爱拼敢赢;全国著名品牌之都;金改区、综改区等。
具体而言,要完成三项战略任务:一是提升九大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包括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政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共性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公共创新平台,研制标志性重大产品等。三是推行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三大攻坚行动。
“泉州作为中国制造业很有特点的城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延伸和地区性示范,对于中国制造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新时期,泉州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泉州制造业如何继续保持传统产业的规模优势?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泉州制造2025”计划分两阶段实现战略目标。到2020年,通过科技创新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三大行动,使泉州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
然而,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泉州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产品附加值低、工艺装备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电商冲击、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因素严重困扰着泉州企业家。
[责任编辑:yfs001]
受泉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工程院牵头制定“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和三个行动计划,作为泉州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目前已完成第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