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开工做原味芒果卷,需要预定的小伙伴们赶紧私信喽!”“今天的产品全部卖光,想吃的朋友明天记得提前一小时下单。”
当下,打开微博、微信,这般的消息每天都能见到。
秘制猪肉脯、番薯圆、呛蟹,各色卤味、饼干、蛋糕之类无添加的私房烘焙……卖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实时对外播报今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市民在看到卖家消息后,一个电话或者几条私信,就能购买到。
眼下,这种依靠微博、微信等炙手可热的社交平台销售的网络“私家美食”凭借着纯手工、无添加、私人订制、美味等特点受到了众多吃货的追捧,这份源于朋友间的信任产生的商机,愈发红红火火。
不过,在圈子扩大后,这份商机能否久远?未来的微美食,又将如何通过规划创造更大的财富?
微信、微博“晒”出来的商机
“飘香猪肉脯,今天折腾了一天,终于在晚上8点出炉了。”手工美食出炉后,椒江的许颖把图片拍下,传到微信朋友圈告知已经预订的顾客。
今年5月刚当上妈妈的许颖试水私房美食生意仅仅两个月时间。
产假期间,许颖开始琢磨起家庭烘焙。“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想以后给孩子吃得健康些,自己做的总比外面卫生些。”
每当小饼干、蛋黄酥等自制手工糕点出炉后,许颖总是与朋友们分享,手艺也得到了朋友们的好评。
久而久之,就有不少人通过朋友来打听,说想尝尝许颖的手艺,咨询是否对外出售。
于是今年9月,许颖开始在微信上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私房烘焙。
无独有偶,路桥姑娘游小姐在微信上晒出自己制作的饺子之后,尝过的朋友多次来打听价格。从中,游小姐发掘了微信私家美食的商机。
去年年底的时候,游小姐的微信私房美食店“品味家”开始做生意了。
除了自己制作的饺子,游小姐也开始在自己亲朋好友的家庭厨房里搜罗私房美食,在自己的“店”里销售。从西式的布丁、水果棒棒糖等甜品,到中式的番薯圆、卤鸡爪、麻花等小吃,甚至包括了呛螃蟹、馄饨、蔬菜面条、排骨、狮子头、瓦罐炖品、卤鸭、秘制泡菜等私房菜,吃货们在游小姐的微店里都能找到。
微美食走俏,源于朋友间的信任
记者了解到,市民对健康、美味、安全饮食的追求是微博、微信等私房美食店走红的根源。
热衷于这种途径饱尝美食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更愿意相信,朋友圈里的熟人制作的食品,材质更好。
不少通过微博、微信销售的私房美食都是“私人订制”,讲究菜品的质量和用料的安全,制作过程也采用“小灶”而非“一锅烩”。
90后的温岭姑娘林敏自称是吃货,喜欢四处找好吃的。自从尝过一些网络私房美食之后,更是成了这些美食店的铁杆粉丝。
“比如蛋糕来说,我喜欢的那家私房蛋糕就是没有门店的,但是他们家用的奶油是口感更好的动物奶油,芒果、榴莲也是用的新鲜分量足,造型也更好看。”林敏说。
市民小王也是网络私房美食的铁杆粉。
“我经常买的是我朋友、亲戚家的东西,那家的饺子和狮子头和平常他们自己吃的一样,食材都是新鲜的,比外面饭店的食品更加卫生放心。”小王说,因此自己也能接受比市面上价位稍高的菜品。
“因为最开始是想给自己孩子做烘焙,一开始就零添加,材料也是选好的、新鲜的。大家愿意买,也正是看中这一点。”在黄岩网络私房美食界小有名气的“葉de私房烘焙”的店主叶蕾茵说,网络私房美食做的就是口碑。
同时,网络私房美食的最初一批顾客,通常都是店主的朋友,他们吃过之后,在微博、微信转发、推荐,图文并茂的“口口相传”口碑传播,因此微信私房菜传播的速度很快,特别受到了年轻人的喜欢。
据了解,私房美食的走俏,也给一些店主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许颖说,前两天,自己根据顾客的打款记录,算了笔账,两个月来营业额达1万多元。
“我是每两到三天开一批单,每次开单都能接到800~1000元的订单。”叶蕾茵说。
门槛低,投入少,私房美食跟风严重
记者了解到,在台州市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美食线上交易从2013年年初开始流行。
随着网络私房美食的商机被发掘,吃货小伙伴们的微博、微信中,关注的这类好友也越来越多。
采访过程中,记者做了个统计,台州市小有名气的网络私房美食中,做私房烘焙类食品的有20多家,卤味类也有近10家。
网络私房美食的店主中有些人是全职销售,有些人则是全凭爱好和心情“兼职”做买卖,生产经营场所也通常是店主家中,不需要特定店面,操作者也都是家庭成员,没有其他人力资本的投入。相比实体店,网络私房美食的起步经营投入较少。
网络私房美食生意通常是预订单,客户订什么,店主制作什么,不会出现压货现象。
“其实家庭烘焙的门槛很低的,手工擅长点,感兴趣些,一般人学习半个月左右,就能做一些基础的蛋糕。”叶蕾茵告诉记者,自己也是自学成才的。
不过,网络私房美食走红台州,看起来很美,却跟风严重、同质竞争。
椒江的王薇自称自己是甜品迷,对一些新奇的甜品特别关注。“去年的时候,乐芙栗推出芭比娃娃蛋糕时,着实让我和朋友们惊艳了一把,但是,今年这种造型的蛋糕开始遍地开花了。”
网络私房美食兴起后,不少人跟风做起了生意,产品大同小异,使客源分流,也削减了消费者对商家的忠诚度。
私房美食的未来又将如何?不少已开设实体店
私房美食是以家庭厨房为主的生产模式,受场地、设备和人员的限制,一些私房美食的生产规模拓展不开。
“做这个生意,很费时费力。”许颖说,她卖得最好的是猪肉脯,但是家庭烤箱需要3个小时才能烤制出一斤的猪肉脯,加上采购加工,自己一天最多只能生产2~3斤猪肉脯。
“我也是因为现在休产假,才有充沛的时间经营。等上班之后,产量必定降低。”许颖说。
场地限制、人力成本提高、同质化竞争等诸多经营风险,也让一些人气依然旺盛的店主开始探索线下经营,借实体店使经营规范化。
位于椒江平桥小区附近的乐芙栗私房蛋糕,是台州最早一批试水微博、微信为载体美食线上交易的私房美食,也是最早一批开拓线下实体店的。
乐芙栗最初在微博上经营的时候,是夫妻档。去年年初,黄岩的朱小姐和丈夫向温州的亲戚学习了一个多月的烘焙之后,便回到台州着手在微博上注册“乐芙栗私房蛋糕”,开始家庭厨房线上美食交易。
“那时候,台州这种模式的美食生意还很少,我们的生意效果也比预期要好。”朱小姐说,但是微博生意只是过渡期,更像是前期的宣传手段,走得长久,需要实体店做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