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工作难点,实际上和国内城市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面临着共性的问题和困难,即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厦门市场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希望以此撬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他罗列了以下几点,一是因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风险,从源头上影响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二是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仍存在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行为;三是非法添加以及不按标准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需进一步整治;四是食品生产经营新业态带来的监管问题,微商、微店、网上订餐等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五是食源性疾病所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破解这些问题,将成为创城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着力点。”该监管人员说。
第一批创城的15个地方将形成一定示范带动效应。不过,在未来,这项工作还将经过多重考验并逐渐完善。
“有的地方确实提升了不少,有的是突击,结束了之后是不是会出现反复?”考核组的一位成员说,通过“创食安城”,城市的很多硬指标包括设备、人员、财政支持上都能借机提升,但问题在于,必须要形成长效的机制。
因此,接下来下一步便是,优化“创城”评比的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这之前,各地调研都是自己设计问卷,不仅标准不统一,而且调查方法也不一样,导致各城市的结果无法类比。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最近就接到了一项任务,帮国家设计一份标准统一更加有效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让各城市使用。
而胡颖廉认为,从长远看,这项工作值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广,但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动态退出机制,倒逼地方政府保持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化、常态化。(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