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已经迎来“大食品”时代。
“大食品”时代指的是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大协会”为特征的发展趋势。
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加快实现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我国由食品大国向食品强国迈进,已经成为食品工业面临的时代最强音。
大规模趋势:平稳增长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
经济步入新常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放缓,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已成为历史。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潜力大、优势足、空间广,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食品需求刚性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未来食品工业仍将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继续在全国工业体系中保持“底盘最大、发展最稳”的基本态势。据估测,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增长7%左右,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有可能突破15万亿元,在全国工业体系中保持最高占比。
大业态趋势:一体化融合推动产业链纵横延展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食品工业特有的优势,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速度加快,大业态发展趋势日益鲜明。
纵向延伸而言,贯通原料控制、产品加工制造、产品包装、装备制造、安全控制、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等环节的完整食品产业链加快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成为更加普及的业态模式。在产业链上游,由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模式,与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结成产业化经营稳定联合体;在产业链下游,食品包装和食品物流获得极大发展,食品包装实现设计特色化、材料绿色化和工艺智能化,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日益改善,全面实现与终端市场的无缝对接。
横向拓展而言,食品工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借助文化因子的植入,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产品设计创意等新业态不断出现,服务型体验式营销模式成为潮流,食品工业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情怀意义和体验被充分挖掘展现,日益成为“有温度的行业”。
大市场趋势:多市场交汇促成“无边界”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资源有限性的加剧、资金和产品流动性的增强,食品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粮油加工、乳制品、肉制品等各个行业更加注重利用国内和国际、线上和线下各类市场,加快推进融入全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市场空间的“无边界化”。
国内外市场开拓而言,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主食产品工业化速度加快,家庭厨房的社会化得以实现;市场进一步细分,高端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的开发加快,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区域和人群的要求,促使供给和消费需求更加契合。
食品工业领域国际产能、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将“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布局全球化产业链。
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融合而言,线上平台已成为食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分销渠道,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重构市场网络,积极培育新的市场需求,为线上渠道成立子品牌或推出全新系列产品,优化网络渠道产品的包装尺寸、包装设计和产品配方,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络大数据进行产品营销。
大龙头趋势:企业集团引领“小弱散”格局全面扭转
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将涌现更多起点高、规模大、品牌亮、效益好、带动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集团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稳健扛起行业领军大旗,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在大型企业集团引领支撑下,更多大规模的集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品牌推广、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壮大,大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产品质量的集中监管和绿色制造的共同推进,形成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合理分工、合作共赢的格局,大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微企业做精,“小弱散”格局得到全面扭转。
大集群趋势: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布局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即将出台,未来区域发展更有协调有序。
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消费习惯及现有产业基础等方面出发,食品各行业空间布局将更加优化,呈现大集群发展倾向。
食品企业将持续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中,粮油食品加工业在哈尔滨、长春、大连、济南、郑州、合肥、长沙、成都、西安、天津滨海新区临港、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广东东莞麻涌、广西防城港等地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聚区;
乳制品行业按照“巩固和发展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稳步提高西部产区,积极开辟南方产区,稳定大城市周边产区”的布局原则,依托龙头企业和优质原料基地,加快培育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着的产业密集区;
肉制品行业在华东、华北、西南和东北布局生猪屠宰加工集群、在华北和东北布局肉牛屠宰加工集群、在河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布局肉羊屠宰加工集群;
水产品加工业在黄渤海、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发展水产品出口加工优势产业集群;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在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积极发展;食用香精、功能糖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等,通过产业布局优化培育出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
大安全趋势:严密监管+社会共治打造“放心食品”
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无忧,不仅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石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党和政府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以严密监管+社会共治,确保“四个最严”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现有隐患,食品工业将呈现大安全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