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加快推进我国民生工程创新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正是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的最好时期。冷链物流、生鲜食品、跨境电商、自贸区建设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大量海产品、农产品、食品和果蔬,为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实施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鲜食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为达到保鲜的目的,要求快速进入消费环节,流通中的环节越少越好,因为生鲜食品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就是其价值所在。生鲜食品是经营难度最大的一类商品,它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等,再加上较常见的生鲜制品衍生而来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品类”。
生鲜食品主要的特性有:一是易腐性,这一特性导致了对采购与配送的周期要短。二是季节性,这一特性源于蔬菜水果水产等产品的生物生产周期控制上市的节奏,因此很难配合均衡经营。三是地域性,农产品的地域特性使得某些产品只有在特定产地才有供货。这三方面的产品特性,使产品开发、供应优选受到很大限制。四是价格的波动性,使得供应链上、中、下环间效益与效率、管理与技术创新与应用,比一般产品与业态供应链而言难度大、门槛高并面临方方面面的考量。尤其是生鲜食品供应链,其重要性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存。
十九大第一次把“现代供应链”写进报告,强调“价值链”,将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冠以“现代”为供应链创新与实践赋予了划时代特征。早在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时表示,会议决定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领域合作倡议。
2017年8月16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颁发,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文件,为现代供应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层面推出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了现代供应链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说明现代供应链着眼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提升我国现代供应链发展能力。预示着我国将全面迈入供应链体系创新与应用阶段。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竟争、合作与分工,全面提高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十九大后,供应链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已经成为企业、产业乃至一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标志着“实施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幕已经拉开。
“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格局
供应链是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与振兴的先导与根本。探索“一带一路”发展的路径,从“一带一路”的本质来看,概念在转变,核心只一个,就是物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是需要构建起内部高效运转、外部通达主要国家目标市场的全球物流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提升,中欧班列实现中欧之间的路物畅,无疑将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促成新的机遇。
“一带一路”实质上主要是商贸物流之路,这也意味着城市在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有了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主要外贸和区域金融创新型城市和创新示范区,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物流结点,进一步说,“一带一路”将大大促进城市与沿线国家物流产业的交流与联合,尤其是为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形成城市的新格局。
开拓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的新空间
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能够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为城市建设、城市合作、城市区域合作提供更多的服务,必将开拓生鲜食品供应链发展的新空间。
依托自由贸易区、国际商贸建设、商品进出口、跨境电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将大大促进国际海产品、农产品、食品、果蔬的集聚和分散。
中华饮食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名扬四海。饮食文化上中国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逐渐完善誉满全球,经过长期的发展,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闻名于世,而饮食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跨境电商和生鲜食品供应的范畴,借助现代的商品交易和流通渠道体系,进行转口和集散,实现了“国外选货-航空运输-机场服务-园区养殖—派送全国”的一条龙模式。
比如挪威三文鱼、美国象拔蚌、阿拉斯加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珍宝蟹,澳大利亚黄龙虾、南美白青虾、阿根廷红虾、厄瓜多尔对虾、南非孔雀鲍、法国生蚝,新西兰牛肉、美国牛油果、东南亚的水果等,这些生鲜产品的进出口量,每年正以30%的速度增长,为跨境电商和生鲜食品供应链的张力带来了强劲力源。
面向全球的生鲜食品供应链渠道体系的拓展,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格局与广大的空间。例如珠三角各个城市的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旧金山湾区。港珠澳大桥的全线亮灯,将在20年内为港珠澳三地带来巨额经济效益。
这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港湾、贸易和供应链枢纽。这样的大格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生鲜食品以及所有冷冻储藏运输配送需求的商品,借助自贸区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将更有利于生鲜食品供应链的大发展。生鲜食品供应链需求以及所有冷冻储藏运输配送需求的增长,又将推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消费全球化为生鲜食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生鲜食品消费与人均GDP增长呈正比,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需求,尤其是对进口水果、海鲜、牛肉等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生鲜食品的全球化、国际化,对中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国内进口国际生鲜食品,引导和培养了国内市场,从而掌握了若干重点产品的渠道控制权和主导权,尤其是进口水果和海鲜。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势头和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显然,围绕国际生鲜食品市场扩张,构建现代生鲜食品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是挑战,另一方面更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