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链上预制菜|世界美食之都联盟(中国)办公室扬州揭牌,推动美食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要闻 > » 正文

共建食品安全城市 共享世界美食之都

浏览: 来源:
淮南一中国际班 乃亚 僵尸漫画王小二 泷泽优奈 星野aika 动漫美女被褥图 女士发型设计网 北京unihub公司总裁 麻雀不当假凤凰

  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顺职院在伦教开展大学生志愿者食品安全社会实践活动,免费向群众提供蔬菜水果快速检测服务。

执法人员对已领取登记卡的食品摊档进行检查。

在食品安全科普站,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在“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品尝正宗顺德美食,感受“舌尖上的美味”。美食已成为顺德这座城市与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但除了美味,吃得安全、放心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如何进一步擦亮“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顺德一直在行动。

  2016年以来,顺德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中心,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构建长效机制,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协同效应,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全民共建共享“放心之城、美食之都”,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底线,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突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

  落实“齐抓共管”

  顺德坚持高位规划、高位推动,在区“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目标,连续多年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及民生实事。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区委审议出台关于落实顺德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实施意见,加强考核,将食品安全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比例由0.5%提升到3%,实施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度。

  若要提高监管效率,健全制度体系是关键。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实行独立运作,设置10个镇街分局,205个社区全部配备协管员、信息员,构筑起三级监管网格体系,并将食品安全监管、抽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且逐年增长,落实经费保障。三年来,区级财政共投入食品安全监管经费超过1.3亿元。

  全区建立监管部门风险会商、协同监管、联合执法等机制,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食药监部门与教育、卫计、国土、民政等四部门建立集体食堂共管机制,推动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建筑工地等单位食堂升级改造工作; 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建立行刑衔接机制,三年来共向公安移送案件72宗。

  各部门各负其责强化监管,卫计部门加强风险监测工作,任务完成率100%,城管部门加强流动摊贩的教育引导,农业部门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商务部门推动多家重点流通企业布局生鲜连锁并探索建立肉菜追溯体系,发改部门出台粮食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产业扶持项目的形式引导企业加强粮食质量检测。

  全区还推行“一企一档”和“两图两档两公开”工作,并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开展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登记工作,规范其管理,在每年的春秋开学季,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

  构建食品安全

  行业自治社会共治新格局

  一道顺德人爱吃的煎酿辣椒,其采用的猪肉、辣椒、食用油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这其中,任何一项原材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需要行业和社会来共同守护。

  顺德积极推进行业自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全区188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当日在市场公示快速检测结果,同时将40家实施省“千家快检”民生工程的农贸市场快速检测数据实时上传省智慧食药监系统,截至目前共计检测蔬菜、水产品等食品农产品485125批次,合格率达99.81%。

  顺德还通过建立完善食品黑名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将食品安全纳入联合惩戒范畴,推动诚信体系建设。2016年以来共公开行政处罚案件991宗。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已通过验收的“明厨亮灶”单位达4299家,实现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高风险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全覆盖。实施品牌引领,重点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截至目前已取得国家级品牌1个(“中国鳗鱼之乡”)、省名牌产品15个、省名特优新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共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顺德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法规政策、传播知识技能,在全区形成以点带面、积面成片的食品安全传播局面,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增强经营者食品安全法制意识,营造企业诚信、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目前顺德全区共设立125家“顺德区饮食用药安全科普宣传站”和三个有关食品安全相关的教育(培训)基地,悬挂统一的标识牌,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和常态化,还开展餐饮服务“你点我抽”、食品安全知识问答、“百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进基层”互动宣传活动,围绕食品安全主题,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监管举措。

  如今,走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医院、学校等公共场合,随处可见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和宣传单,在城市主干道、公交车车身、大型活动等处可见食品安全宣传户外广告牌。此外,区政府制定《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加强食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力度,2016年至今共发放举报奖励321次,奖励总金额超过19万元。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严把每一道防线

  食品安全监管本质上是风险管理,必须下大力气排查、消除隐患,努力让监管工作始终跑在风险前面。顺德深谙此道,多管齐下,综合整治,着力加强风险管控。

  全区编制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应对权责清单,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修订应急预案并制订应急工作指引,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进一步创新业态管控措施。

  在农产品环节,打造“1+2+10+208快检网络”(1个区农检中心+2部快检车+10个政府实验室+188个农贸市场和20家大型超市的快检室),通过应用“顺德食药监快检室网格化管理平台”和“广东顺德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等两个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架构起覆盖全区的食用农产品“快检+追溯”网络。2016年至今,政府快检室和移动检测车共计检测各类食用农产品304990批次,不合格1248批次,合格率达99.59%。

  在上述基础上,顺德以“快检+追溯”为切入点,201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子支付+检测追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社会共治项目,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在辖区20家以上试点农贸市场全面实施。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