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与时代共成长 伴成长求规范——关于中国保健食品的对话

浏览: 来源:
英语字母书写 性绞姿动态图 动漫美女比基尼 畑中留菜 陌上纤虹 西上真奈美 狎戏户奴 色狐网 新阿瓦隆熔炉 步步高v205主题下载

对话人

徐华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贾亚光: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李 松:本报记者

近年来,中国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保健食品的贡献不能忽视。40年来,保健食品从无到有,保健食品行业从弱小的地位到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

故事 走进保健食品的元年

李松: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保健食品的概念。喝红茶菌、喝凉水、甩手甚至打鸡血等所谓疗法风靡一时,以致马季先生为此编写了相声《一阵风》,讽刺其盲目性。但这毕竟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当经济条件改善之后,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健康。这样的意识也是中国保健食品的基础。

贾亚光:1985年1月,杨振华教授成功研究了“851口服液”。这是中国最早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的保健食品。杨振华是我国最早创办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科学家之一。1987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保健品消费的第一次高潮。851口服液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开山派”,其中内蒙古的乌力吉、吴柄新和许彦华被业界视为“内蒙军团”的领军人物。

徐华锋: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开始流行以中草药为原料的“滋补保健品”。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原卫生部1987年颁布《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卫药字第70号文件)于当年10月8日实施。其中提出,“中药保健药品是指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药品。”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的颁布大大鼓舞了企业投资热情。社会上把这种“对人体无害的药品”称为“保健品”。1987年被喻为中国保健品业元年。因中药保健药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及技术壁垒,中华大地涌现出无数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产品多达28000多种,年产值达300多亿元。

贾亚光:几个经典事例可以道出那个年代的保健品行业的辉煌。

1987年底,宗庆后在杭州市成立了一间叫“娃哈哈”的校办厂。了解到我国3亿多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厌食、偏食现象相当普遍,1988年,“全面促进儿童食欲”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马,并打出“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当时娃哈哈的账户中只有10多万元,厂长宗庆后却把它全部投进了公关策划和广告宣传。由于当时中药保健品刚刚被公众所接受,广告效应很快使这家小工厂开始从众多的中药保健品企业中脱颖而出。1990年,娃哈哈的产值即突破了亿元大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这首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企业形象广告歌曾火遍全国。1988年,“太阳神”在东莞黄江起步,靠5万元借贷起家,1993年,在短短5年的时间以10毫升的口服液红遍全国,创造了年销售额13亿元、利润高达3亿元的神话。“太阳神”作为国内企业第一家全方位导入CI的企业,以出众的包装和独一无二的知名度,成为当时国内保健品行业的龙头老大。

1992年10月,珠光集团与中国纺织大学(现为东华大学)合作,创办了珠海天年高科技公司,金锐成为天年掌舵人。1993年3月,天年素通过国家科委鉴定。当时的天年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不能“天上做广告,地上铺通道”,只能另辟蹊径。天年采用借他人现成的车间和设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批量生产,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OEM方式,销售则推行科普营销模式。组织天年健康促进会,建立天年健康科技馆,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这就是后来火遍全国的“会销”雏形。

1994年,吴炳新父子的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当年年销售额过亿元,随后3年创造了15万员工、年销售额80亿元的神话。从1994年销售额1.25亿元到1995年23亿元用了1年,从23亿元到1996年80亿元同样只用了1年。三株最初的实际注册资金只有30万元,3年间增长了16万倍,缔造了现代企业营销的奇迹。

1994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主办保健品博览会,朱保国包下了整个圆厅以及民族宫主楼外墙立面和楼前所有草坪围栏的POP广告宣传他的太太口服液。新颖的形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助其签下了大笔订单。从1995年的“做女人真好”到后来引起广泛争议的“每天一个新太太”,从“十足女人味”到“让女人更出色”,“太太口服液”成为提及率最高的女性保健产品,深圳太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中国民营企发展最稳定的企业之一。

法规 成就保健食品的规范

李松:1987年到1995年,是我国保健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期,这个时期有“昂立一号”“脑黄金”“海王金牡蛎”“延生护宝液”“红桃K”等明星产品,也开始形成广告轰炸、会议营销等适应健康产品的销售模式。可以说,这一阶段虽然保健食品法定概念还没有形成,但是市场的繁荣让国人知道了事实上的“保健食品”。

徐华锋: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立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合法地位。1996年6月1日《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保健食品被定义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1996年7月,原卫生部颁布了《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和《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并规定保健食品实行省级和卫生部两级审批制度。由此,保健食品成为一个法定概念。之后围绕着这个定义,不断丰富、发展,一系列带有规范性的文件陆续出台。保健食品行业开始形成并在规范中成长。

贾亚光:原卫生部于1996年1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海南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第一批59种食品为保健食品。

2000年3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02年12月31日前撤销审批的全部“健字”批准文号,2004年1月1日起,“健字”药品不得在市场上流通。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广告大旗下生存了16年的可以治病、可以宣传疗效的“保健品”于2004年1月1日起将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2003年3月7日起,原属原卫生部审批的保健食品划归原国家食药监局,上市的产品由“卫食健字”换成 “国食健字”。截止到2003年7月8日公布批准的最后一个保健食品,卫生部共批准保健食品共5060个(国产4601个,进口459个),涉及企业约3200个。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