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一部分”化学性食物中毒部分“增加了”3.误将化学性物质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饮用或使用。如误将甲醇燃料作为白酒饮用,误将亚硝酸盐作为食盐使用;4.食品中的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食用油脂酸败后,产生酸、醛、酮类及各种氧化物等;5.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或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第二部分”动物性食物中毒“增加了”食用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组织“、”织纹螺、鱼胆、动物甲状腺“、不新鲜或者腐败动物产生的有毒物质”组胺“。
(3)植物性中毒部分增加了”食用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制品。如食用有毒菌、鲜白果、曼陀罗果实或种子及其制品等“。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对于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原规范规定”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饪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新规范修改为”使用流水反复涮洗蔬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应掰开后逐片涮洗),次数不少于3次,且先洗后切“。新规范规定了接触农药的容器、工具等专用,避免与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混用。
(2)增加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从原料采购、原料存储和使用前的检查几个方面来控制原料霉变。
(3)增加预防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禁止采购加工野生河鲀;采购新鲜的鲐鱼,缩短冷冻贮存的时间,加工前进行检查。
(4)增加预防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措施。禁止采摘、购买、加工制作不明品种的野生菌;增加四季豆的烹饪要求”每次烹饪量不得过大,烹饪时使四季豆均匀受热“;增加马铃薯的贮存要求:”发芽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将马铃薯贮存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马铃薯生芽“。
6、附录H《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增加了卫生间的清洗消毒方法要求。
7、附录I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增加了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的要求。要求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保证消毒剂完全覆盖双手皮肤。
8、附录J《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增加了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要求。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100mg/L~150mg/L,餐用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10~20分钟,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
9、附录K《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删除了”碘伏“、”新洁尔灭“,增加了乙醇消毒手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