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在武汉颁奖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13日讯 11月13日,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武汉隆重举行,本年度表彰包括该奖项下的3个专项奖。吴清平等12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王立峰等15位杰出青年奖获得者,以及首次设立的《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获得者的代表,登上领奖台。
颁奖仪式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开幕式之后举行,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贾志忍主持。在2400余名参会代表的见证下,27位突出贡献奖和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逐一公布。
图为颁奖仪式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摄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以及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惠中,共同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南开大学王硕教授,艺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庆峰,为杰出青年奖获得者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学报》主编罗云波为10篇分获一二三等奖的《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和奖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是于2006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登记注册的社会力量奖,下设技术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6个专项奖,已形成了单年份人物奖和论文奖、双年份项目奖的固定表彰格局。历次奖励的获奖者都经过申报与推荐、专业评审、综合评审、奖励委员会终审、公示等严格、规范的评审程序产生。
12位杰出人士获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
11月1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武汉举行。图为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现场,获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吴清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吴清平
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执旗者
他是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执旗者。面对我国食品行业出现的诸多微生物安全风险,他依托长期扎实的基础研究,破解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打破了国际品牌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为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他立足产业需求,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以满腔热情和开拓创新的魄力,为我国应用微生物研究提供了一流的创新平台,为我国食品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技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主任医师丁钢强
甘做“健康中国行动”的孺子牛
他是一位兼具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研究的复合型专家,在我国营养领域基础研究和推动聚焦精准营养的食品产业健康转型上做出突出贡献。他参与并组织创建了新型公共卫生营养改善工作模式,推动营养包产品在重灾区的应急应用和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显著控制和降低了儿童营养不良率。他甘做“健康中国行动”的孺子牛,坚定地为提升中国人民的营养与健康水平而奋斗,并带领公共营养的“国家队”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砥砺前行,是中国食品营养科学家队伍的出色领军人。
11月1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武汉举行。图为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现场,获奖人江苏大学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长、教授马海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江苏大学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长、教授马海乐
中国食品装备研发的耕耘人
他专注食品装备研发30 余载,依托其专业科技优势,将现代物理技术引入食品加工的科学殿堂。他不为名利所动,带着金属般的倔强,专注于食品物理加工装备这片沃土的耕耘,打造出一支独具特色的物理加工及其智能化装备优秀创新团队,并成功地将新工艺新设备有效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始终
相信,中国食品装备自主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中国科学家的坚守,而“专注”与“坚守”是科学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石聚领
追寻健康事业的优秀企业家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他目光敏锐、行动果断,凭借专注与创新,打造了河南农业领域最知名的名片。他以红枣起家,借网络加速,将产品延伸至果蔬类加工制品。
从河南到山西、甘肃、新疆,每一处投资都为当地精准扶贫助力。“好想你”的成功,诠释了以工业化思维破解“三农”问题的成功之路。面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他正带领企业踏上产品结构全面升级、全渠道布局和企业持久发展的战略变革之路。他是中国健康事业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和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