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喜欢将人和汽车进行比较,二者都需要消耗多种形式的能源。对于汽车来说,能量的来源可能是柴油、汽油或者电。而人类能适应多种饮食习惯,这和文化氛围和获取食物的难易程度有关。比如,北极的因纽特人传统的饮食形式是高脂和低碳水化合物,而日本人更喜欢低脂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尽管人类通过进化已能适应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饮食环境,但近几十年来,人类食物的供应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人体内的基因和大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毫无意外,不同的人在面对这个挑战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反应。
19世纪末期,大多数美国人还生活在农村,其中一半的人在农场务工,他们日常的饮食都是新鲜或粗加工的食物。如今,大部分美国人生活在城市,饮食形式由种植转变为购买,特别是购买即食食品。据统计,目前人类每天摄入的58%的卡路里和90%的糖分,来自工业加工的食品。而组成这些食品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营养成分、纤维或者化学添加剂,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存在类似的单体和化合物。而这些过度加工食品,包括垃圾食品,如薯片、含糖早餐谷物、糖果、苏打水和某些糕点等,以及那些看似对健康有益的食品,如面包、加工肉制品、风味酸奶和能量棒等。
过度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糖、脂肪和盐,导致美国人自1970年以来每天至少多摄入了600卡路里。尽管这类食品的增加与增长的体重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很多美味但加工少的食品,如奶酪、肥肉、植物油和奶油等,可能对体重的增加产生相同甚至更大的影响。因此,霍尔想知道过度加工的食品是否导致了体重的增加,但是了解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营养学研究依赖于志愿者自己提供的报告,这些报告来自于他们的饮食记录或根据记忆填写的饮食问卷。但霍尔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具备说服力。一方面,参与调查的人中经常会作弊,会宣称自己吃了更多的西蓝花,吃了较少的奥利奥饼干,甚至会忘记自己和朋友喝了三杯啤酒。另一方面,大部分美国人的日常饮食都是食用过度加工食品,很难找到具有明显不同饮食习惯的人群作为对照。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2018年,霍尔再次利用代谢室,将20名成年志愿者隔离,并在两周的试验期内,分别提供过度加工和未加工食品。然后,研究人员会更换志愿者的饮食方式,继续两周的试验。显然,由20位志愿者的情况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公众,但这项初步研究旨在获得一些证据,为后期的大规模研究奠定基础。霍尔说:“在初步研究阶段,严格控制很多人的饮食是不人道的。”营养师将过度加工的和未过度加工的食物进行严格匹配,包括卡路里和食物的能量密度,以及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钠和纤维的含量。他们还确认了志愿者对他们提供的两类食品都没有特殊偏好。在两种饮食方式中,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吃多少主食和零食。
今年春天,霍尔在办公室里向我分享了每种食物的彩色照片。其中,过度加工的食品包括罐装馄饨、热狗、奶酪汉堡、白面包、人造黄油、包装饼干等。而早餐涉及的食品有火鸡培根、含糖的谷类食品、鸡蛋替代品、炸薯球、果味饮料(主要是人造甜味剂)和斯帕姆午餐肉。未加工的食物包括烤牛肉、杂烩饭、蒸丸子、意大利面、坚果早餐、油炸蔬菜蛋卷、黄油煮土豆饼、全脂酸奶等。
对很多人来说,烤牛肉、意大利面和煎蛋非常具有吸引力。我们似乎可以猜到,人们吃掉的这些食物的数量,会多于过度加工的食品,比如午餐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霍尔的研究结果表明(今年年初,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食用过度加工食品的人,每天会多摄入500卡路里的能量,并且两周内体重增加1千克左右。巴西圣保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公共卫生专业教授卡洛斯·古斯托·蒙泰罗说:“霍尔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他发现了人们吃过度加工食品时,会多摄入多少卡路里。”
4.扰乱肠脑信号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对过度加工食品情有独钟,而不选择吃真正的食品?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学教授达娜·斯莫尔通过研究过度加工食品对大脑回路的影响找到了一些线索。她提到,肠道中的神经细胞通过迷走神经向大脑发送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胃和肠道摄入能量多少的信息。如果信号发生紊乱,混乱的信号可能导致人们暴饮暴食。斯莫尔说:“如果大脑没有获得来自肠道恰当的代谢信号,大脑甚至不知道食物在哪里。”
斯莫尔和其他科学家通过成像技术对大脑研究之后发现,高热量的食物含有的气味、颜色和口感会激活大脑中起决策功能的纹状体,而在与纹状体有关的决定中,就包括吃多少食物。这就是过度加工食品的问题所在。食用这些食物时,人体消耗的能量与感知摄入的能量不一致,这会造成大脑信号的混乱,导致人们摄入更多的食物。例如,蜂蜜、枫糖糖浆和食用糖等天然的甜味剂,都具有一定数量的卡路里。它们会促使大脑产生对甜味的预期,并向身体发出还需要摄入多少卡路里的信号。但是,像糖精这样的人工甜味剂,在不增加能量的情况下,会让大脑产生对甜味的预期和体验。当预期卡路里没有摄入时,大脑会感觉少了点什么,会促使人们继续进食。
更加复杂的是,过度加工食品通常含有由营养成分和非营养成分组成的复合甜味剂,这会对代谢产生惊人的影响,导致一种特别强大的强化作用。换言之,食用这些食品后,我们会想吃更多。“显然,食用含有这类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时,其中的能量值并没有准确地传达给大脑,”斯莫尔强调说,“而霍尔已经证实食用过度加工食品会吃得更多。我的观点是,过度加工食品不会让大脑获得食用低加工食品时的代谢信号,因此不会记录摄入的总热量,因此会导致人们吃得更多。”
斯莫尔表示,动物试验证实了一个理论,即食用过度加工食品会阻断肠脑信号,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大脑对食物和总摄入量的感知。“我们曾坚信,摄入一份卡路里就是一份卡路里,但很多食物会导致无法预料的结果,”她接着说,“比如自然界中碳水化合物总是和纤维一起存在。而在过度加工食品中可能不存在纤维,或者其中的纤维完全是人造的。天然的食物中很少同时存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过度加工食品中二者经常共存。我们用脂肪、糖、盐和添加剂等制作了数不尽的美味食物,而我们也喜爱它们。但它们不一定会产生饱腹感,反而会挑起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