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德玛出装最牛顺序图片_德玛出装最牛顺序-焦点速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商机 > » 正文

看准行业难题,浪费变身价值,临期食品遇商机(2)

浏览: 来源:
噬血狂袭第二季 闪耀 be with you high school dxd 水枪版合金弹头 天下财经 www.newone.com.cn

也有消费者表示,对进口食品折扣店究竟能省多少,大部分其实不知情。“只觉得和同类商品比较起来应该是挺便宜的,具体这款商品怎么样、原价多少、打了几折,也不会去仔细查询,只希望使用感受还不错。”一名正在折扣店里选购的年轻小伙儿说。在一些线下进口食品折扣店,商品的原价、折扣等信息不全,基本是“一口价”的方式,这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赚的还是信息不透明的钱”。

在线下,饴食货仓、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等折扣店陆续多了起来,有些品牌旗下门店已经有十几家。这类门店主要售卖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包括零食、酒水、饮料等,价格往往比同类商品的市场价低出一大截。

曾经积压、难处理的临期食品,为什么能成就商机?

不过,当前针对临期食品的各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线下不断生长的门店到线上陆续兴起的平台,近两年来,临期食品成了一些商家看中的“财路”,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让剩余的保质期限成为商品价值的折算依据。这些以往让食品厂商、经销商和商超门店都头疼的问题,似乎有了新的解决办法。

打开好食期APP,只见首页排列着2折到6折等不同的折扣专区,对应剩余保质期限不同的商品,例如点开2折专区,可以看到有效期还剩1个月15天的面包打1.8折;有效期剩2个月6天的麻薯打1.5折……

同样是进口食品,因为保质期限临近,商品以明显更低的价格出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雷勇认为,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清仓渠道非常分散,它们大多体量很小、位置偏远、无计划性和可预测性,商品的流通效率和销售速度很低。食品一旦从临期商品变成过期商品,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就是负资产。好食期希望从源头来提高行业的流通效率,打造一种全新的“日期越近越便宜的品牌食品特卖电商”。“我们往往一天就能为厂商清仓几十万单的库存,线下即便是大型连锁店都是不敢想象的。”雷勇说。

不少商家谋划着更多动作。饴食货仓的新店还在继续开出,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品类;善食者联盟计划打通与线下渠道的合作,打破渠道对食品允收期的限制;好食期希望将每年因为流通效率低而造成的上千亿元食品损耗降到最低……关于临期食品的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卫琳聪 李 婕)

临期食品如何被做成了一门生意?这些新模式能否解决食品零售行业的临期难题?消费者需注意什么?

临期食品成了热门生意

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普通商超,经常会有保质期临近的商品放在专区打折销售,或者作为赠品。而现在,临期商品被做成了一门生意。

一方面,源自传统渠道各个环节均有可能产生的“剩余”产品,临期食品的生意让原来的浪费变价值。

在一些商家眼中,这恰恰是商机所在。“食品不应该有临期品,临期品只是资源错配,没有找到适合它的人。”邱喆说,善食者联盟就是要通过数据积累,让对保质期有不同偏好的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

在线上,率先尝试根据食品保质期来定价的平台也开始出现。比如,品牌食品特卖电商“好食期”将食品按照剩余保质期长短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价格折扣;小程序电商平台“善食者联盟”以零售价除以保质期总天数计算商品价值,商品价格随保质期临近也逐渐降低。

在北京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里,消费者正在选购商品。卫琳聪摄

“这些产品都还在保质期内,临期不是过期,不影响食用。店里商品周转得快,像饼干、咖啡、生鱿鱼圈,我经常买,进口的矿泉水也是成箱往家搬。”北京的张阿姨是一家连锁进口折扣店的老主顾,“会员卡里已经充了好几千块钱!”

市场价169元一箱的进口品牌矿泉水,99元能买2箱;进口的东南亚产白咖啡30元3盒;来自欧洲的面包干价格9.9元一箱……周末的傍晚,位于北京西单商业街的一家进口食品店里很是热闹。同样是进口食品,因为保质期限临近,商品会以明显更低的价格出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