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无论是消费者认知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是一个成功、强大的品牌,尤其是对于方便面品类的主导力。由于它太代表方便面,所以很难再代表别的品类。如果康师傅要去做其他品类,就应创立新的品牌,尤其是在那些代表新趋势的品类,会有更多的品牌进入,康师傅要用“新名片”入场。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05
新品类终将颠覆旧品类,大品牌如何“颠覆”自己?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15w+食品人已加入!
当“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被一再提及,大家关注的是“下一个超级品牌将在哪里诞生”。有着庞大市场潜力的食品饮料赛道,将会在哪一个品类诞生新的超级品牌呢?
直播或者社交电商的兴起,更快地让一些品牌实现从0到1,但是这个渠道对于所有品牌都是公平的,也就意味着可能有更多的品牌在争夺相对少的直播大V的资源。“品牌怎么走红的,就可能怎么黯然失色。今天是你迅速成为网红,明天就成为他”,肖瑶表示,跨过从0到1的鸿沟之后,品牌从网红到长红,最终还是要建立消费者认知,这是品牌比较稳固的护城河。
钟薛高产品
茶,不只是原来我们概念里面的茶叶、茶粉、茶末去冲泡,而是基于“茶”这个强大的心智资源,去做品类创新,肖瑶表示,可能会推动更多新品牌,甚至一个超级品牌的诞生。咖啡、酒等饮品市场,都有国际巨头品牌,中国茶饮,也有很大的潜力,诞生新的巨头品牌。
“高端零食良品铺子”
在定位理论里,里斯先生提出商业发展有三个阶段:工厂时代、市场时代和心智时代。工厂时代,品牌致胜的秘诀是其生产力是领先的,能做出来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市场时代,要求品牌的渠道或者洞察是领先的,能满足别人还尚未满足的需求。
中国风茶饮
* 本文为FBIF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从目前来看,品类创新,在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且是被市场广泛采纳应用的品牌战略理论。品类创新,在理论层面的丰富、完善,以及方法论上的优化,都在持续进行,这也是定位理论对自己的升级,创新。
肖瑶表示,开创新品类的第一个品牌对于品类的主导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品牌需要有多品牌、多品类的布局,但是第一个品牌能做到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后面发展的潜力。这些新创品牌,在产品创新、产品迭代、铺货渠道等方面,其实都还应该有更深的布局。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BIF食品饮料创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定位,这一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诞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广告狂人、营销巨擘在彼时接连诞生,他们用定位理论,指引了一批美国品牌的快速成长。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品牌营销市场,指导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参考来源
最新评论
比如自嗨锅品牌创始人蔡红亮曾表示,自嗨锅初创时期通过做大量的媒体平台营销,主打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建立以后,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属性和消费者圈层上,做更多有针对性的优质内容,来打造品牌的美誉度,更好地抢占消费者心智。
定位理论创始人艾·里斯先生认为,定位的落定是品类,品类战略并不是定位理论的替代品,而是定位理论的最新发展。他表示,品类细分,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品牌定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不同的时代,品牌切入细分品类的要求不同。[1]
食品饮料赛道品类无限细分,品牌如何找到精准的品类入局?曾指导品牌创新成长的定位和品类理论,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帮助品牌切准赛道?随着国内品牌的快速兴起与成长,我们会诞生本土世界级营销理论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里斯战略定位咨询中国合伙人肖瑶聊了聊。
在食品饮料战场上,近期有很多品牌都在推出子品牌或兄弟品牌,参考国际品牌的成长历史,如何看待品牌在成长期的这种布局?
钟薛高或者其他开创新品类的新锐品牌,它们现阶段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品类定位。因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需要做的工作是把品类做大。品类的增长意味着品牌的增长,就像做蛋糕和切蛋糕,目前更重要的工作是做蛋糕。对于钟薛高,更应该去把它开创的品类做大,做好高端的雪糕这一品类,让更多的人接受它,让消费者常规性、持续性的去选择购买这个品类。
图片来源:小罐茶官网
理论的适用性,有两方面的评判标准,一是看解释力度够不够?一是看它能不能推动产生成功案例。品类创新,对于今天很多的商业案例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以及可以助力品牌不断成长。
编辑:Yanyan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肖瑶认为中国品牌的崛起有很大的机会,中国也有很多“强心智”资源的品类,比如茶、养生、地方美食等。
比如,康师傅大家对其方便面品牌印象很深刻,它再做别的品牌,消费者可能很难实现认知上的转变。一些新品牌如果把自己“定得”太细,会不会限制了别人对它的想象力?比如钟薛高雪糕品类做的很成功,但是它推出的“理想国”(水饺品牌),市场反响并没有雪糕那么好。
大企业要有勇气“颠覆自己”,不然别人就会来颠覆你。
小罐茶通过“小罐”和“制茶大师”开创新品类
包括薇娅、李佳琦他们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他们把新创品牌带到一个位置之后,接下来品牌新阶段的发展,就要寻找新的路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需求。品牌最终需要打造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心智。“认知”是定位理论思想的出发点,心智是品牌的最终“战场”。
但是这些概念,最终还是要把它们变成品类,如果只是概念的话,甲可以说,乙也可以说。趋势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怎么把握住这个趋势,去创造一个只属于“你”的消费者认知里面的概念和事实上的差异化的产品,是最重要的。
“我们觉得大概率是会有的”,肖瑶很坚定地回答。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选好品类,对于品牌来说,就像赛车开进正确赛道一样重要。但有些品牌在某个细分品类的形象根深蒂固,或者由于定位太过细分,有时可能会限制了自身的发展。那么,品牌如何找准自身的品类定位,不至于把自己“定死”?
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兵无常策,战无定法”,无论是定位,还是品类创新,食品饮料品牌,要想更好地自我创新或开拓新的品类,“最佳途径仍然是努力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代表,这对于品牌长远发展来说,是最可持续的竞争力”,肖瑶最后说道。
图片来源:FBIF制作
[1] 对话艾·里斯:为什么定位的落定是品类?2018年12月28日,《中国广告》杂志
“0糖0脂0卡元气森林”
网红主播只能陪伴品牌走一段
随着消费者需求更加细分、食品饮料市场入局者越来越多,品类也被无限细分,功能性、养生、0糖0脂0卡、轻盐、清洁标签……食品饮料赛道,迎来了品类的“觉醒时代”。
针对我们的疑问,肖瑶表示,其实康师傅和钟薛高分别代表品牌的两个不同阶段。
定位理论部分相关书籍
04
针对现在市面上一些品牌,在产品上做一些特殊功能的添加,比如酸奶添加胶原蛋白、玻尿酸,肖瑶认为,开创新品类,产品上的创新是必须要有的,但是要在认知层面上去做完备。比如芝士味的酸奶和芝士酸奶是两个概念。芝士口味可能只是众多酸奶中的一种口味,还有草莓味、榴莲味等。但芝士酸奶告诉消费者说,芝士是有营养的,是不一样的,十斤鲜奶提炼一斤芝士,芝士酸奶就意味着是酸奶里面相对高端的一个细分品类。
我们看到,国内饮用水巨头农夫山泉,近几年相继推出茶饮品牌“茶π”、运动饮料“尖叫”,以及碳酸咖啡新品“炭仌”、含锂型天然矿泉水“锂水”等,不断扩展品牌版图,维持了品牌的生机活力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包括百年老店在内的传统大品牌,也要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不断地创新升级,适应新时期消费者的需求。像可口可乐、雀巢、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相应品类巨头,每年都会推出一些创新举措,比如更新迭代自身产品,或着不断开辟新的品类、推出新品牌。
消费者看到康师傅,首先想到的是方便面
对于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品牌如何创新,肖瑶建议从两个方向入手,一个是进化,一个是分化。进化,是指在原有的轨道上做进化、优化,还是用原有的品牌,不断地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分化,是指创造新的品类,最好是创造新的品牌。
“怕上火喝王老吉”
06
食品赛道无限“细”,未来品牌如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