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僵尸肉销往全国 食品安全引人忧

浏览: 来源:
灌醉刀塔食人魔 宅男奇遇记 阻止送信山贼 托马斯玩具火车视频百度影音 231se.com 吃喝闪3歌词 佐佐木风香 网游之血狐杀戮下载 女子高生 寡人之疾txt下载 莫小娘和子妮的照片

原标题:僵尸肉销往全国 食品安全引人忧

  严打“僵尸肉”应先刹“僵尸作风”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6月23日新华网)

  “僵尸”原本是香港电影里的恐怖桥段,如今却鬼使神差和肉联系在了一起,听来着实让人毛骨悚然,在此次案件中,涉案金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等副产品10万余吨,这些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在让人作呕的同时,也难免让人生疑:重重设卡,重重监管,“僵尸肉”是如何突出重围?监管失责谁该问责?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和社会问题。可细数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墨汁粉条”再到“毒豆芽”,貌似涵盖了从肉、蛋、奶到米、面、油的各个方面,社会上甚至流传着“吃过元素周期表、躲得过三鹿奶粉躲不过地沟油”式的调侃,而如今“僵尸肉”横行,更是直指背后监管部门的“僵尸作风”。

  食品安全涉及的因素和环节很多,既包括产地环境的安全,又包括生产环节的安全。而在各个环节当中,如何实现有效的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在实际生活中,个别黑心商家的“生财之道”往往是建立在公众的健康之上,他们不按安全生产规程,各类违规添加剂大肆使用,“再加工”等恶劣手段令人发指,相关执法单位却并不能做到及时发现,更遑论及时有效进行查处。出现安全问题后,追责惩罚力度往往过于薄弱,后续的善后体系也更是“不堪一击”。试问,倘若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违法成本太低等问题依旧存在的话,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和天方夜谭何异?

  随着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杜绝食品行业的歪风,重罚还需严管,严管更需严执行,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创新管理、凝聚合力,用严密务实的举措,建立起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向“僵尸作风”说不,才能让“僵尸肉”不再放肆。(文/晟达者)

  [1] [2] [3] [4] 下一页

  “僵尸肉”横行,监管“灵符”在哪?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23日新华网)

  之前,有朋友说,不要吃“泡椒凤爪”之类的熟食,因为这些产品有可能是用死鸡爪子做成。如今,看到“80后”鸡翅、“70后”猪蹄,除了极度恶心之外,就是震怒。长达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僵尸肉”如此轻易“跳上”餐桌,试问,层层监管去哪里了?

  还好,此次“僵尸肉”被拦截查处,有赖于海关总署数月的坚持作战,查处这么大数量的“僵尸肉”,可谓拯救了不少人于“口灾”之中。但是,当我们回首“僵尸肉”的来源,追本溯源,就会看到,“僵尸肉”横行,并非一日之功,其泛滥之广,已经盘根错节,从国门之外再到各个省份,渗透开来,这样长的时日,这么广的范围,那么,监管者又“昏睡了许久”?

  在“僵尸肉”被曝光之前,曾有媒体曝光“洋垃圾”大举“入侵”的新闻。此次再发生“僵尸肉”走私国内的新闻,可见,“利润差”犹在。花了很低的钱购买,用化学颜料、清洗一新,“华丽转身”成各种熟食品,或者登堂入室进入正规超市、饭店,流入监管力量鞭长莫及的农村及偏远边区,这些都有可能,只要有利润在,有监管上的疏失,或者存在权钱上的交易,这种“僵尸肉”就可大摇大摆地被端上餐桌,被无知的消费者放进自己的嘴里。

  而最具戏剧性的是,最先被查处的“僵尸肉”,是被存放在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里。其中,该中心销售的肉品中的三分之一竟是来源不明的走私冻肉——“僵尸肉”。如此,以合格的部分肉品当掩护,“僵尸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流入了市场。加之上游边境走私查处漏洞屡查不绝,生鲜电商的风生水起,也为“僵尸肉”的大行其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消费者面对死猪肉,面对注水猪肉时,如今又面临走私进境的“80后”鸡腿等“僵尸肉”时,又怎能期待消费者有高超的鉴别能力呢?只有采取高压态势,高举《刑法》《食品安全法》等诸多法律严格制裁违法者,更重要的是,要从守住国门开始,守住各个食材流通渠道,真正把“僵尸肉”挡在国门之外,守住“最后一公里”,堵塞住内外勾结的渠道,如此,建构起无懈可击的监管网络,给“僵尸肉”贴上监管“灵符”,才能保消费者不再陷入“僵尸肉”缠身的恶运。(张立)

  前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四十年的肉”为何能漂洋过海到中国?

  郭元鹏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有的已经冷冻了三四十年了,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23日《新华网》)

  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开展打击冻品专项查缉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冷冻了三四十年的肉里,有的就变成了我们喜欢吃的猪蹄、凤爪和街头美味。冷冻了三四十年的肉成了美味佳肴是悲催的。悲催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真问题之一:国门形同虚设。固然,海关总署是认真的,组织了很多人员,开展了一次全国市场的大检查,发现了这些正在销售环节祸害消费者的“僵尸肉”。可是在这种作为的背后,我们恰恰看到的也是不作为。如果能在国门这个环节将这种肮脏的肉制品拦截下来,还用到市场环节去“大显身手”吗?这类肉制品不是难发现,而是国门检测出了问题。是否也有权钱交易?是否也有内鬼?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