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其中之一,定点帮扶陕西省镇坪县。
镇坪县区位独特,地处陕西最南端,位于陕渝鄂三省(市)交界处,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86.4%。这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种植的中药材有420 余种,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土地有40余万亩。但是,由于受传统自然经济思维定势影响和缺乏科技、人才等支撑,长期以来,镇坪县在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上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落实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把学校实力雄厚的药学类特色科研资源和当地丰富的中药材开发资源结合起来,找准扶贫切入点,注重发挥自身行业优势,从调研开始,从规划做起,集上级主管部门、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三方智慧,挖社会、企业可用资源,逐步做大做强镇坪县医药产业,全力打造“巴山药乡”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实施进展
(一)立足长远,健全扶贫体制机制
2012年底,在收到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组部等八大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后,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做出了“加强领导,保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定点扶贫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的决定。
学校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徐慧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具体负责定点扶贫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向校党委常委会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制订了《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意见》,从思路、方式、举措等方面进行谋划。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专家委员会,根据镇坪县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现状,科学分析镇坪县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种植前景,研判市场行情,指导种植技术,扎实、精准地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二)深入调研,拓宽扶贫工作思路
自接受扶贫任务之日起,学校党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镇坪县调研、指导,积极促进校地交流合作。三年来,全校9名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已有8位领导先后带队到镇坪县实地调研(表1),密切了校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安康市、镇坪县的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应邀到学校对接扶贫工作(表2),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陕西省委省政府、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我校扶贫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陕西省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胡和平、副省长祝列克、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市长徐启方、县委书记罗万平、县长李平等省市县领导多次与我校主要领导会谈,就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交流。
(三)精挑细选,选派优秀扶贫干部
学校党委将扶贫挂职干部选拔作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关键点。2012年至今,学校先后选派3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到镇坪县挂职副县长,其中一名同志挂职前为学校副处职双肩挑干部,挂职期间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正处职干部且晋升了正教授。2015年选派1名科级干部任村第一书记深入一线开展工作。2016年选派了一位青年学科带头人、中药学正教授、具有国家级技术开发区锻炼经历的同志挂职镇坪县副县长,进一步提高“智援”镇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特点
学校与镇坪县委县政府一致认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根据“资源保护、科技支撑、品牌带动、市场引领”原则,以中药材休闲观光、标准化生产基地、饮片和成品药加工、养生药膳、保健旅游商品等开发为重点,探索出了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中药材资源开发效益逐步提升。
一是创新扶贫,优势互补,引导学校学科、人才等多项资源与镇坪丰富中药材资源的有效整合。镇坪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而学校在中药材的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双方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学校结合镇坪实际情况,不仅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扎实细致的工作、严格的工作程序掌握镇坪的实情;还积极发挥学校人才、学科等智库优势,综合运用实地查看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帮助镇坪准确诊断“病情”,找出致贫原因,在提升中药材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助推镇坪中药材产业发展升级、支持镇坪的社会事业发展及提供多样化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协调扶贫,健全机制,打造新型校(高校)政(政府)扶贫互动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一是在扶贫领导工作机制方面,接到教育部精准扶贫的任务后,学校立即成立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徐慧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每年从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划拨50万元,立项资助镇坪相关课题研究。三是在优秀扶贫干部选拔机制方面,党委常委会研究选派方案,发布公告,全校动员,在个人申请、组织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考察、严格把关,经党委常委会讨论,最终确定扶贫挂职干部人选。四是在校地互动机制方面,学校党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镇坪县调研、指导。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市委常委、副市长赵俊民、时任镇坪县县长周耀宜、县长李平也分别带队来学校交流扶贫工作。
三是绿色扶贫,环境共生,建设镇坪成为美丽县区和生态县区。针对镇坪具有适宜种植的中药材众多的优势,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支持镇坪编制“十三五”规划中药材发展项目,帮助建立镇坪药材产业发展的科研支撑平台、镇坪地道中药材品牌体系。加强中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其他有机化工、肥料、饲料等相关产业,打造出一套循环产业链。积极开发休闲、保健、药膳等生态旅游商品,推动药材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确保镇坪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加快脱贫步伐,积极帮扶镇坪打造成为美丽县区和生态县区。